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4章开拓印度市场(2 / 2)


  ………………………………………………

  虽然日本在中南半岛的缅甸面部、以及和泰国的合作,让日军迅速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开始磨刀霍霍表露出了极大的野心,日本人的第一目标就直指橡胶这一重要战略资源。

  日本人对于橡胶的需求量非常大,尽管日本人此时已经占领了东南亚地区,马来半岛的橡胶资源也全都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但是日本人依然对于中南半岛的橡胶资源虎视眈眈,随着中日开战,日本更是直接将他们对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贪欲表现出来。

  日军需要橡胶,国防军同样也有需要,而且,随着国防军部队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目前,国防军所需大部分橡胶主要依靠从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大属国采购,这也极大的带动了三国当地的经济。

  另外还有就是从美属菲律宾进口了,只不过现在美日开战,菲律宾群岛此时也是战火肆虐,使得国防军从菲律宾进口橡胶的这一途径就断了。

  赵汉青早就让振汉集团联合华夏政府全面收购三国出产的所有橡胶,并大力鼓励三国百姓种植橡胶,加大橡胶种植面积,弥补华夏从菲律宾这边的橡胶缺口。

  这件事,赵汉青老早的就有了谋划,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和华夏签署了《属国条约》之后,他便立刻让现任振汉集团总裁李旺组织人手从越南引进橡胶品种,也在海南岛种植橡胶,而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现在的海南橡胶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当然了,距离收获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美日最迟明年秋天就会派兵来东南亚正式和日军开战,此时海南岛的橡胶大约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收获,这段时间内,如何解决橡胶的需求呢?

  赵汉青除了之前大量囤积的橡胶之外,更看重的是从越南等三国采购橡胶,只要能够牢牢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控制在自己手中,那么整个二战期间,国防军就不用为橡胶而发愁了。

  所以之前国防军重兵出兵缅甸,外人看来是国防军和英国人达成了利益交换,是其外交的一次胜利。

  但在赵汉青等华夏高层看来,这却是一次保护华夏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利益,并且还可以开拓英属印度巨大市场的绝好契机。

  在国内,华夏振汉集团旗下公司生产出来的高新产品,除了在华夏有比较好的市场以外,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这些国家的销售也是形成了巨大规模。

  虽然单单华夏一国加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就已经足够华夏公司出产的商品出售了,但是谁又会在乎自己国家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要知道,在后世美帝正是凭借那些高新技术企业从全世界捞走了大把大把的票子,才得以维持他世界老大的地位。

  这一世赵汉青也有意培养出属于华夏的高新技术企业,让他们走向世界,这才是华夏崛起的为长久之计,所以赵汉青不得不考虑开拓随时新的国外市场,此时英属印度正式他看中的下一个目标。

  本来,在和英国人的协议当中,他们是严厉拒绝华夏公司出产的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那样将极大冲击英国商品在印度的市场,损坏英国人的利益,不过随着缅甸局势的日益恶化,现在已经由不得他们了。

  在赵汉青和李旺的策划下,一个以李旺为组长的东南亚——印度经济拓展小组秘密成立了。

  该小组的任务,便是制定相关的计划,以振汉集团为头组织起华夏的各大企业开始向英属印度地区倾销在他们滞销的各种商品。

  国防军和日军在缅甸对峙,是华夏的各大企业打入英属印度市场的一个绝好契机。

  在赵汉青和新上任的英国印度总督乔治·戈申签订的合作细则里,虽然没有提到武器和军事合作之外的事情,但是乔治·戈申却迫于华夏的压力同时尽快开放印度市场让华夏各大企业的商品进入。

  其实不是英国人多么伟大无私,主动送出印度市场这块大蛋糕给华夏各个企业的,而是此时英国在欧洲忙于对付德国人,对于英属印度的物资供给愈发艰难,这使得英国人不得不同意华夏企业的商品进入印度市场,弥补印度物资短缺的窘境。

  因为在欧洲,德国众多的潜艇部队,以及此时德国日益发展起来的海军航母舰队,已经逐步对英国人的海军造成了危险,让英国人的商船在海上的航行越发不安全。

  尤其德国的潜艇部队更是让英国的商船谈之色变,从德国发动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以来,德国在这两个月里,出动潜艇3200余次偷袭英国人的商船,尽管英国人一直派出舰队对远洋商船进行护航,但依然让英国人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段时间,已经有100多艘英国商船被德国的潜艇部队摧毁,5艘驱逐舰被击沉,7艘护卫舰被击沉,损失金钱物资无数,这让英国商船对于出海贸易非常忌惮,英国的贸易额大幅下降。

  而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岛国,而且岛上资源短缺,使得英国人所需要的一些重要战略物资,比如石油、钢铁、橡胶,武器等都需要从海上运进来,而德国潜艇部队对英国海上商船的袭击,却是死死的抓住了英国人的软肋。

  这也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刚刚让德国海军部队执行的一个所谓的“海豹”计划,目的就是切断英国人的海上贸易,这样用不了多久,英国人就将坚持不下去。

  要知道此时英德两国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可是正进行着残酷的空战呢,每天都会有几十架、奈何百余架的双方战机被摧毁,这就是考验一个国家真实实力的时候了,而没有了海上物资来源的英国无疑必败无疑。

  而英国人自己本土的资源都不足,那里还顾得过来英属印度这边啊,没办法,英国人就是再不想华夏企业的商品进入英属印度市场,此时也只有妥协了。

  毕竟这也是等同于他们在帮自己,要不然英属印度的英军恐怕就要光着屁股上战场了,那时候按照英军的脾气,不用想恐怕直接就放弃战斗吧。

  国防军这边在缅甸和柬埔寨两边都在稳步推行赵汉青的英属印度联邦经济殖民的计划,新任英属印度总督乔治·戈申也终于在范勇的339团的护送下安全抵达了缅甸曼德勒前线战场。

  为了给这位新上任印度总督的面子,国防军缅甸派遣军总司令李宗仁和副司令杜聿明去全部亲自出面迎接这位英国驻印度总督乔治·戈申。

  “一路辛苦了,恭候多时了。”

  英国印度总督乔治·戈申的车队刚刚来到曼德勒,李宗仁和杜聿明就主动迎了上去,李宗仁握着乔治·戈申亲切的说道。

  乔治·戈申听到李宗仁的话后,用一口蹩脚的中文,笑着说道:“李将军客气了,能够让事务繁忙的国防军缅甸派遣军司令亲自来迎接,我也是三生有幸啊!”

  “哈哈,原来阁下会说中文啊,那我们的交流就更方便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国防军缅甸派遣军副司令杜聿明。”

  “你好,杜将军。”

  “你好,总督阁下,欢迎你的到来。”

  随着双方客套了一番之后,李宗仁领着英国驻印度总督乔治·戈申进入曼德勒城里,并没有先去国防军军营,也没有去英军军营,统一在曼德勒城内举办对乔治·戈申的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