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5章(2 / 2)


  贾诩提议将凉州一分为三,也只是一种解决办法而已。就意义而言,未必超过王异的看法。

  见天子如此重视王异的意见,甚至不顾及贾诩的面子,王唯有些惶恐。

  贾诩倒也大度,表示赞同天子的看法。他提出三分凉州,并不是反对王异,只是希望渐进而已。以郡为州,现在看来还有些困难。从长远来看,王异的观点还是有价值的。

  王唯这才放了心,重新露出了笑容。

  姜叙、杨阜是第一次见驾,见天子如此平易近人,却又不随便将就,直言无忌,倒也欢喜。

  身为凉州人,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关东士大夫的虚伪,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让人捉摸不透。

  有什么说什么,相处起来更容易。

  ——

  在杨修的陪同下,刘协视察了附近近的几个县,既有新开垦的土地,也有放牧的牧场。

  总体而言,汉阳的百姓生活得还算安定,汉羌关系也比较融洽。

  这其中既有天水四姓的支持,出让了一些土地,也有一部分户口移居关中,土地、牧场都不那么紧缺的原因。归根到底,最根本的矛盾还是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当矛盾不那么激烈时,普通百姓就有了活下去的基础,再加上太守清廉,没人敢随便盘剥,日子就算苦些,也能接受了。

  刘协和杨修讨论了招抚刘表、刘璋的可能性。

  杨修表示赞同。

  凉州可以提供充足的兵力,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如果刘表、刘璋能不战而降,户口殷实的荆州、益州将成为朝廷的粮食,极大减轻关中的负担,对迅速平定山东有着重大意义。

  而天下太平,也会降低对土地占有的意愿。越是天下大乱,粮食越是珍贵,大族占据土地的意愿也就越强烈。汉阳大族之所以肯放弃一些土地,除了对仕途的渴望之外,凉州太平,粮食供应相对充足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刘协暗自叹息。

  杨修不是不清楚他想抑制兼并的心思,但他还是这么说,显然更支持渐进的策略,不愿意他借战争之机将山东大族打成叛逆,再予以诛杀的暴烈手段。

  但是他们不清楚,没有一场暴风雨式的革命,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山东那些大族可不是天水四姓之流的凉州小土豪,跟他们讲道理要难得多。

  但历史就是这么无奈,不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哪怕他是天子。

  ——

  一匹快马,冲进了陈留太守府。

  兖州牧曹操接到了天子诏书,命他整顿人马,准备增援彭城。

  在诏书中,天子严厉地警告曹操,不得再犯彭城屠戮之失,否则必将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