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9章(2 / 2)


  “先生,孝武时,霍去病出河西,纵横两千里,所向披靡。三百多年过去了,我们还站在这里,真是愧对先贤。”

  “万里开拓,难免有波折。纵使三通三绝,只要其志不衰,终有再出阳关、玉门之日。”贾诩劝道:“便是那希腊的传奇英主,不也有分崩离析之时么。”

  “你还知道那个人?”刘协转头,打量着贾诩,颇有些意外。

  贾诩笑道:“臣奉诏教授,总不能自己闭目塞听,却要人博采众长吧。”

  “哈哈哈……”刘协大笑,又追问道:“仅仅如此?”

  “臣正在收集他们的史书,研究他们的战法。只是资料少,又多夷语,只能仰仗安东尼翻译。安东尼忙着做生意,翻译的进度很慢。听说敦煌有不少西域的道人,臣打算派人去请几位饱学之士来,或许能有所帮助。”

  刘协点点头,随即又道:“诏告天下,征辟一些通晓夷语的人来。当年洛阳城外的白马寺中就有一些人随西域来的道人译经,现在应该还有不少在世的,只是流落四方了。”

  贾诩说道:“倒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反正也不急在一时。臣先在敦煌、酒泉找一找。实在找不到,再去找那些人也不迟。那些人志在译经,未必对这些俗事有兴趣。”

  刘协觉得有理,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曹昂来报,鲜卑大帅轲比能的使者求见。随行的还有一个汉人,叫阎柔,自称是征北中郎将刘和的使者。

  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后的机会

  阎柔走过人群,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子龙?”阎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一直以为赵云投了袁绍。

  赵云点头致意。“天子在上面。”

  阎柔会意,没有再多说什么,快步上了山坡。与他同行的轲比能使者柯最好奇地问道:“此人是谁?”

  “常山赵云,曾为公孙瓒效力。因为看不上公孙瓒,后来离开了。”

  轲最面色微变,回头又看了赵云一眼。在乌桓、鲜卑人心中,公孙瓒威名赫赫。此人竟看不上公孙瓒,想必不是普通人。

  来到刘协的面前,躬身行礼。轲最也跟着行礼,连大声都不敢出。

  虽然眼前的汉家天子面带笑意,面相和善,但他身边的卫士可一点也不和善,尤其是那个中年汉子,一双眼睛就像利剑一般,令人心悸,看起来比赵云还危险。

  “听说你从小就在草原上生活?”刘协问阎柔道。

  阎柔倒也不奇怪。“诚如陛下所言,臣少时流落草原,幸得不死。”

  “像你这样的多吗?”

  “很多。”

  “是像你一样流落草原的很多,还是像你这样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不错的很多?”

  阎柔愣了片刻。“像臣一样流落草原的很多,能活下来的却不多。一来草原上寒苦,塞内百姓很难适应。二来鲜卑也好,乌桓也罢,尊奉强者,奴役弱者,没有怜悯之心,杀戮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