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章(2 / 2)

  初登战阵,就有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天子的聪颖并不局限于朝堂,在战场上一样出色。

  “天子已经下诏罢免李傕的大司马,诏诸将讨贼。”贾诩从书案上取来一封诏书,推到谢广面前。“我求了一份诏书抄本来,你带给郭汜。接下来该怎么办,全看你们自己。”

  在贾诩面前,谢广也不客气,打开诏书看了一眼。

  “这是谁写的诏书?太狠毒了,李傕怕是要被气疯了。”

  贾诩淡淡地说道:“如果我猜得不错,可能是李桢。”他顿了顿,又道:“你看,天子并未抛弃西凉人。能否自立于朝廷,还要看西凉人自己的选择。”

  谢广心领神会,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将诏书收到,再拜,躬身退出。

  贾诩等了片刻,打开案上的砚盒,提起笔,写了一封奏疏,命人送往御前。

  ——

  刘协收到贾诩的奏疏时,已经是子时。

  在战场上吹了一天风,吃了一天土,晚上又和诸将一起吃饭、讨论军情、统计伤亡,准备明天的作战方案,全部安排妥当,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休息。

  眼睛刚眯上一会儿,贾诩的奏疏就到了。

  强打精神坐了起来,刘协将贾诩的奏疏反复看了几遍,还是不太放心,命人传杨修、丁冲来见。

  这两人就住在一旁的小帐里,随叫随到。

  杨修一副刚被人叫醒的样子,困得睁不开眼睛,不停地打着哈欠。

  丁冲虽然也是两眼通红,脸色苍白,却精神得多。

  “幼阳当值?”刘协问道。

  丁冲点点头。“臣上半夜,杨侍郎下半夜。”

  刘协没有再说,将贾诩的奏疏递给他们传阅。

  贾诩的奏疏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谢广深夜请见,他们说了些什么,一一记录,最后表达了一些意见,提了一些建议。

  郭汜已经动摇,右翼的安全基本可以保证。

  但郭汜还在观望,面对李傕的优势兵力,他还没有奋力一击的勇气。

  要想诸将对李傕群起而攻之,还需要更多的胜利证明李傕并非不可战胜。

  同样,李傕为了证明自己依然有把握全局的能力,绝不会轻易动用主力,而是命李应全力进攻,甚至不惜代价,以命换命,以期将杨奉部消耗殆尽。

  换句话说,杨奉要做好恶战的准备。

  刘协赞同贾诩的分析,但他不敢肯定贾诩上这封奏疏的用意。

  杨修看完诏书,将诏书转给丁冲,随即带着几分怒意说道:“陛下,臣以为贾诩这是养寇自重,有意保全郭汜,保全凉州人的实力。”

  刘协没吭声,静静地等丁冲看完奏疏。

  丁冲看完,思索了片刻。“陛下,臣赞同杨侍郎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