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5章一箭穿云(2 / 2)


  又是两支巨箭飞到,一枝射塌了指挥台的一角,一枝射得偏了些,将指挥台下一人高的战鼓连同战鼓后的鼓手轻易洞穿。

  两息之间,十支巨箭像是天降神兵,在任何人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带着不祥的啸声,从漆黑的夜色中破空而出,出现在司马懿等人的面前,展示出摧枯拉朽的威力。

  射中盾牌,盾牌洞穿。

  射中身体,身体洞穿。

  射中指挥台,指挥台震颤着倒塌。

  没有人能挡住这从天而降的一击,没有东西能禁受住这天降的神力。

  顷刻之间,指挥台被三枝巨箭射中,指挥台的一角被射塌,抬上的几案飞散,最惊人的是最先到达的那一箭,就在司马懿的眼前,洞穿了一面盾牌和一个亲卫的身体。如果再偏上一尺,洞穿的就将是司马懿本人。

  其他七枝巨箭射在了指挥台四周,共计射穿战鼓两架,士卒三名。

  虽然破坏不是非常严重,可是这十枝箭的威力却足以让每一个人目瞪口呆,纵使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卒,也被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

  两军交战,这一幕非常少见。

  汉代的弩有很多规格,四石弩射程一百六十步,六石弩二百四十步,这是战场上比较常用的强弩,十石弩可射四百步,通常是用来守城,又称守城弩。更强的弩当然还有,可是因为体积巨大,都是安装在固定的位置。而且强弩属于控制姓的利器,除了京城之外,没有诏书,任何城池不得安装十石弩。

  两军交战时,双方至少相隔二百步,加上双方的阵势厚度,任何一方的指挥台都离对方的前线有四五百步,即使是把六石、八石这样的强弩安放在阵前,也无法射到对方的中军。双方的指挥台那就相隔得更远了,至少有八百步。这么远的距离,是没有武器能够攻击得到的,所以双方的主将都非常安全,根本不用考虑被流矢射中的危险。

  现在最接近指挥台的蜀军离这里还有三百多步,就算是六石弩来射,也无法射到。更何况六石弩体积巨大,根本无法迅速移动,在突阵的时候没有多大的作用,还不如四石的臂张弩实用。

  从司马懿开始,没有一个魏军士卒会预料到这一幕,十枝巨箭,飞越了不知多少距离,从天而降,直接射在了司马懿的指挥台上,而且威力是如此之大,大得让人毛骨悚然。

  面对这些威力巨大的巨箭,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每一根寒毛都竖了起来。

  司马懿随即双想到了刚才那些有些诡异的火光,下意识的抬头看天空看去。

  十几点火星,迅速照亮了他的瞳孔,像流星一样迅速变大,破空声如天际的闷雷,滚滚而来。

  “不好!”司马懿大叫一声,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力气,年近五十的身体突然变得出乎寻常的灵活,一个筋斗就翻下了指挥台。

  他的身体刚刚腾空而起,一枝箭擦着他的鞋底射了过去,锋利的箭头削去了他的鞋底,削下了一块皮肉。他却感觉不到一点疼痛,一落地,就顺手艹起一面盾牌,借着下落的力道打了个滚,然后将盾牌背在身后,连滚带爬的向左侧奔去。

  一枝箭射中指挥台,箭杆上绑着的油罐炸裂,里面的油迅速燃烧起来,四处飞溅。片刻之间,指挥台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台上的人们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走楼梯,直接向下跳去。地上也有火,烧着他们的头发、胡须,点着了他们的衣服,烤炙着他们的皮肉。

  此时此刻,没有人再顾忌自己的身份,连司马懿都不顾形象的逃跑,他们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只要能活命,谁还顾得上好看不好看。辛毗从指挥台上跳下来,一口气跌跌撞撞的跑出几十步,这才停下来,旁边的亲卫们赶上来,拼命的拍打着他身上的火苗。至于那些着火的亲卫,则干脆躺在地上打滚,有的则向汉水飞奔,也不管汉水离得有多远,自己能不能跑得到。

  司马懿反应最快,也逃得最远。有亲卫跑过来,扑灭了他身上的火苗,司马懿好一阵才回过神来,看着已经烧得火光冲天的指挥台,再看看已经被烧得只剩一根布条的战旗,暗叫一声不好。

  “击鼓,击鼓,右军准备战斗——”司马懿嘶声大吼,却没有人回应他。亲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司马懿是不是疯了。而负责传令的传令兵也不在身边,十几面大鼓也被鼓掉一半,剩下的士卒四处逃散,谁也听不到司马懿的命令。司马懿虽然吼得声嘶力竭,却无法将自己的命令传递出去。

  司马懿披头散发,状若疯狂的来回奔了两圈,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指挥中枢被毁,他已经无法有效的指挥他的大军。失去了控制了大军,已经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就算他有千般妙计,如果将士们听不到,又有什么用?

  一箭穿云而来,将他的梦想射得粉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