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9章 皇太极御驾亲征(2 / 2)


甚至,这一次连松锦大战的规模,也扩大了嘛?”

朱勇此时在心里,冒出这样的念头。

对于接下来,大明可能会与清军在松锦一带,进行一场决战,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

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两军要想决战,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就是辽东松锦一带了。

但朱勇本以为,这一战至少要在等两三年后,才会爆发。

毕竟,鞑子去年刚刚损失不小,他们一定还没有做好和明军决战的准备。

朱勇猜的也确实没错,皇太极这边本来的确没有做好和明军决战准备的,他们计划在两年之后,拔掉锦州,松山等这些碍眼的钉子。

可是,朱勇在大明内的改革,以及张献忠的覆灭,让皇太极等不了了,决定其他发动进攻。

反正我们没准备好,大明那边也同样没准备好,无所谓了。

这是皇太极的想法,因为他认为时间继续拖下去,对他们会越来越不利。

“传令给卢象升和祖大寿,让他们负责抵御进攻的清军,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一战万不可输。

朕会下令,让朱勇集结兵马,过段时间去支援他们。”

朱勇借助崇祯分身,给卢象升和祖大寿下达了命令。

同时,很快朱勇也在京城集结了八万新军,准备驰援辽东。

这一次,朱勇准备率领新军,前往辽东,因为根据祖大寿的急报,那边皇太极亲自率领的清军,要比西面进攻卢象升这边的清军多很多。

再者,北面卢象升那边的地势,太过于平坦,适合清军骑兵奔驰,朱勇的新军过去的作用,远没有他们去辽东大。

朱勇已经打算好了,等他领军前往辽东支援后,就以崇祯的命令下令,让祖大寿派关宁骑兵,向西面驰援卢象升。

关宁骑兵在西面卢象升那边的战场,更能发挥出作用。

经过近一年的整编,此时朱勇麾下的新军,不对,应该是第一军团了,总兵力八万余人。

其中,火枪营十个,三万人,火炮营两万人,包括大小三百多门火炮,剩下的全都是辎重营士卒,三万人。

这个时候的新军所有的火枪手,都已经换装上的燧发枪,采用定装火药,纸壳弹,无论是威力,还是装填速度,都远超之前。

而他们的火炮,也发展处四五种型号,从几百步到十几里外射程的都有,炮弹有实心弹,开花弹等。

同时,火器局这边还研制出了类似手雷的霹雳弹,让新军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冷兵器军队的模式,进入到热武器初级阶段。

朱勇并没有着急,立即领军赶赴辽东,支援祖大寿。

此时,大明在辽东的人马,足有二十多万,即便是整编后,祖大寿麾下只保留十五万人。

但剔除这些老弱病残后,明军的战斗力不仅没降甚至反升了。

再加上,祖大寿这边是防守,有着朱勇之前派人送去的不少火炮和火枪,霹雳弹,要是这么快就败了,那祖大寿这几十年就白活了。

朱勇也没有从陕西调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人的人马北上,反而下令,让他们加快对李自成的围剿,尽快铲除李自成这些流寇。

说到底,朱勇面对清军这次来势汹汹的大举进攻,他相信凭借手里的三支军团,足以挡住鞑子,甚至战胜他们。

等皇太极领军与祖大寿,在辽东血战了半个多月,到了六月底,朱勇才领军从京城出发,赶往辽东。

而同时,祖大乐麾下的五千关宁骑兵,也先行一步,支援宣大一带的卢象升。

此时国内孙传庭和洪承畴围剿李自成,已经不需要骑兵助阵了。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早就被孙传庭和洪承畴包围在群山内,他们现在只能进山围剿,骑兵没用了。

所以,朱勇将祖大乐麾下的关宁骑兵,先派去支援卢象升。

而祖大乐接到这个命令后,也是毫不犹豫,当天晚上就领军北上了。

之前,祖大寿伏击清军立功,被封爵,连祖大酋也被封为从二品将军,祖大乐是眼馋的不得了。

这两年,他一直协助孙传庭剿灭李自成,虽然也取得了不错战绩,受到朝廷的一些封赏。

但那些封赏加起来,别说比上祖大寿了,甚至连祖大酋都落下了。

不敢落后的祖大乐,早就渴望去和鞑子交手了,因为他知道只有和鞑子作战,立下大功的机会才大。

至于国内李自成那边,已经没有功劳可捞。

而且,从始至终,大明境内的李自成,这个时空里都没有发展起来,还一直都被官军吊打,祖大乐在那边当然没有太多立大功的机会了。

到了七月五日,朱勇领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亲自带人出迎。

“朱大人,你可算是来了,关外早已经杀翻天了,你要是再不来,本官就要派人去催你了。”

吴三桂见到朱勇后,一脸焦急的说道。

朱勇从他的神情上可以看出,此时关外祖大寿和皇太极的战事,恐怕的确很危急。

“老吴啊,我来了,你就放心好了,鞑子蹦跶不了几天的。

反倒是你,我带来了圣上的旨意,由你率领关宁骑兵,西进支援忠勇伯,对付多尔衮。

山海关从今天开始,就移交给本官了。

你现在派人出关,去通知一下平虏伯,一方面告诉他,本官领军到来的消息。

另一方面,也将这个命令告诉他,将他麾下的关宁骑兵调入关,由你带走。”

朱勇见了吴三桂,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这是圣上的命令?”

“嗯。”

“好吧,我这就派人去通知平虏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