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 / 2)

“停了那些产业,再遵从朝廷的新税法,每年王府都减少多少银子的进项。

哼,圣上这么做,早晚会惹得天怒人怨,坏了我大明两百多年的祖制。”

德王一想到新税法,竟然对他们这些王侯都不放过,交纳的税赋比普通百姓都要多,这让德王难以接受。

“王爷说的没错,圣上和孙阁老试图变法改革,首先动的就是税收,他们是试图增加朝廷的收入,充实国库。

但圣上和孙阁老的新税法,吃相太难看了,连王爷都不放过,反而那些泥腿子交的税更少了。

圣上也知道,如果这样的新税法一下子推广开来,必然会引起全国动荡,到时候不知多少士族大户会反对。

但圣上和孙阁老很聪明,他们现在只在河北和山东推行,没有波及到江南等地,这就等于一步步分化瓦解各地的豪绅地主阶层。

不过,以小人之见,圣上的这种新税法在北方推行还容易点。

等什么时候,圣上想将新税法推广到江南,受到的阻挠可就不是现在这种局面了。

江南的豪绅地主势力,可比咱们这边大多了,到时候必然会引起动荡,甚至引发暴乱。”

这个幕僚侃侃而谈,也看明白了朱勇和孙承宗的想法。

“或许,到时候德王就有机会……”

“住嘴。以后这种话不许说。”

德王直接打断了那个幕僚的话,德王知道他要说什么。

“是,小的知错了。”

“造反,哪有那么容易,看看福王的下场。这种事情要因势利导。”

德王在心里如此想道,但不可能说出来。

德王何尝不想做皇帝,但他还有理智,知道这种事情不能乱来,要不然福王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德王难以接受新税法,对他们王府要征收的高额税赋。

但德王一想到福王的下场,再难以接受,也只能接受,他可没福王那个能耐,敢造反。

“算了,德清,你安排下去,该停的产业停一下吧,另外今后王府的所有商铺,田地,都按照朝廷新税法缴纳税赋。

另外,前段时间,府衙不是通知补交上一季的税赋吗,马上派人给张计苍送去。

圣上现在已经疯了,本王可不愿当出头鸟。”

“是,王爷英明,小的这就去办。”后面幕僚看到德王想通后,也是大喜。

等到幕僚走后,德王望着池水中的鱼儿,冷笑一声:“圣上啊,你坏了祖制,这么做是在毁我大明江山啊。

看着吧,乱局很快就会开始的,或许我也是有机会坐上龙椅的。”

德王怎么想的,朱勇不清楚,如果朱勇知道了德王的想法,他一定会告诉德王,真是操心你替我考虑了。

不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种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

你见过有自己杀死自己的吗?

另外一边,朱勇的杀鸡儆猴,也起了效果。

济南城周边的很多地主大户,连忙派子弟前往府衙和王府,想向知府张计苍报案,找德王拿主意。

结果,这些地主大户注定要失望了。

他们派出的人,不仅见不到知府张计苍,连德王府都踏不进去。

德王很明显,不会管这件事,甚至两日后,德王府主动向府衙,补交了上一季的税赋。

这下子,更是让济南周边的地主大户们傻眼了。

连德王都屈服了,乖乖缴纳税赋,他们这些地主大户们也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一个个也只能遵循新税法了。

即便他们心里再有不甘,也只能忍着,总不能造反吧,造反哪有那么容易,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福王的例子,可刚发生不久,这些地主大户自问比不上福王。

特别是这些地主大户们,家大业大,拖家带口,不像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泥腿子,活不下去了,敢起兵造反。

于是,济南城周边几十户地主大户,在三天之内,全部派人入城,缴纳了所有税赋。

消息很快就从济南府,朝着周围州县蔓延,周围州县的大多数地主大户们,也纷纷表示愿意遵守新税法,该交的税立马交上。

再也不想之前,官府派去收税,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拖延,阳奉阴违。

还有一些不死心,贪财的地主,依旧抗拒新税法,几日后,他们就会引来一队新军士卒,来到他们庄堡外。

轰隆隆!

大炮响起,轰开他们的庄门,然后一队队新军士卒冲进去,一处庄堡就这样没了。

朱勇一直在山东待到十月份,才领军重新启程,前往京城。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朱勇派出各营新军,在山东境内总共抄了三十多个地主的庄堡。

山东各个州府的大牢里,关满了新军将士们抓来的人,这些人如何处置,朱勇懒得去管。

这一个月里,朱勇又从抄家行动中,收获了两百多万两银子,近十万石粮食,收获颇丰。

朱勇这一年多的抄家行动,到目前为止,不仅让朝廷户部不缺银子了,甚至连崇祯的内帑,也从原本仅剩的两百万两银子,增加到现在的四百万两。

而朱勇自己手里,也一直握有几十万两银子和数万石的粮食,用来扩编新军。

可以说,朱勇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通过抄家,解决了大明现如今财政紧缺的危机。

又逐步开始推行新税法,为以后大明财政收入做准备。

只不过,朱勇如此暴烈的抄家砍头做法,以及推行的新税法,又触动了大明所有富裕阶层的利益,仅让最下层的普通百姓受益。

大明的所有富裕阶层,包括皇亲国戚这些贵族,也包括士族世家,商人,地主等等,从一方面来看,这的确是在动用大明的国本。

毕竟,这个时候,大明的统治,还真的是依靠这些阶级在维持。

好在,朱勇抄家行为也是有限度的,同时推行的新税法,目前只在河北和山东进行,还没推行到江南,四川,云广等地区。

如此一来,还不足以引起全国动荡,顶多是在让河北和山东的很多贵胄,豪绅大户们心生不满罢了。

让他们造反,他们目前还不敢,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

特别是,如果接下来几年,大明对鞑子战事继续失利,国内流寇继续做大,估计这些人就该按奈不住了。

朱勇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依然要这么做,不做就是,慢慢等死,做了或许还能为自己和大明争取到一线生机。

如果,接下来几年,他真的还是打不过鞑子,国内流寇继续做大,到时候这些对他不满的豪绅大户也起兵造反。

顶多就是让大明比历史上,早一两年灭亡罢了,结果还能坏到那里,那时候只能说他失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