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第87节(1 / 2)





  新的一年, 她也得好好努力啊。

  谢芸给自己立了个小目标, 尽快攒够从九级造化境登临十方俱灭境的功德……就是不知道一年内能不能实现这个小目标。

  临近中午的时候, 谢春生和李润芝来了,夫妻俩身后还跟着个尾巴——头都快埋进裤-裆里的谢菘和赵淑兰夫妻俩。

  李润芝满脸无奈地进屋来同谢芸说,“你弟妹同她娘家人吵了一架,不在娘家吃饭了,我就把人给带过来了。”

  谢芸一脸复杂地看了赵淑兰一眼,问,“大过年的,怎么还吵起来了?”她是问赵淑兰,也是在问谢菘。

  赵淑兰语气不忿,“姐,你给评评理,我也不想吵啊,可我妈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点。谢菘胃出血之后休息了好几个月,赶在冬天的时候,我们才把小吃摊子开了起来,一共才赚了几个钱?我妈居然说我过年就给她五十块钱少,五十块钱少吗?有几家闺女过年给妈五十块钱的?她当我和谢菘是开煤矿的呢!”

  李润芝觉得自家儿媳这样做有些丢脸,“你姐给了我两百,说是我和你爸一人一百。”

  赵淑兰一噎,梗着脖子道:“我能和我姐比?我姐和我姐夫是赚大钱的能人,我和谢菘赚的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钱。我妈就是看我耳根子软好说话,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

  “当初要不是她一直撺掇我同谢菘闹,谢菘会把自己喝到医院里面去?她差点把我害成了寡妇,现在还想找我要钱?我不着她要钱已经够孝顺了!”

  “她找我要了钱是自个儿花吗?她哪舍得花?全都接济给了我弟。合着她是在我这儿劫富济贫呢?我富吗?我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

  谢菘扯了扯赵淑兰的袖子,“咱家也没揭不开锅,虽然赚不了多少,但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宽裕的。”

  赵淑兰一把甩开谢菘的手,“你知道个啥?你今年还想在外面摆摊?就不想着花钱买个店面?摆摊刮风雨打的,多不方便?还得扛着桌椅来来去去,攒钱买个店面多好?我妈想从我身上抠钱下来接济我弟,原先是我没看清她的嘴脸,被她说好话糊弄了,现在我看清了,她还想继续从我身上抠钱?门都没有!我弟是她生的,又不是我生的,我有钱不知道攒给我儿子?”

  李润芝:“……”

  她虽然恨她那亲家母恨得牙痒痒,可这会儿竟然有一瞬间的心疼对方。

  这算啥?

  恶人自有恶人磨?

  谢芸也被自家弟妹给开了眼。

  不过她不想评价赵淑兰什么,毕竟这是赵淑兰的私事,而且赵淑兰的娘家人做的也确实过分。

  看赵淑兰现在的样子,是铁了心要同谢菘好好过的,谢芸就有点懂为什么泰山小印中显示赵淑兰是谢菘的正缘了。

  不是从头顺到尾的正缘,而是回心转意后的正缘。

  ——————

  王萍的那个患癌亲戚在谢芸这里治了三个月的时间,连着换了六张药方,体内的肿瘤已经越来越小了,虽然还在,可已经不会影响到生活了,平时连疼痛不适都感觉不到。

  不过这个患者有钱,他每个月都会去重机厂附属医院做一次详细的体检,还会拿着体检报告来找谢芸给看。

  肿瘤的大小在明显缩小,这让患者直呼来对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食欲这些也恢复到了原先正常的水平,精神也好了许多。

  因为得过这种差点要了命的病,所以这老爷子格外得爱惜自己的生命,哪怕是有点小感冒,也会跑来找谢芸给看。

  谢芸估摸着老爷子已经不用再单独开药吃了,就将她与千禧药业联合生产的紫府散瘀胶囊开给了老爷子,一日三次,一次三粒的量。

  紫府散淤胶囊就是谢芸给轻度癌症患者准备的续命药。

  中医上讲人类本没有病,所有的病都来源于痰湿和淤堵,谢芸在后面添加了个体虚的原因。

  当人体虚弱的时候,正气不足,营卫之力寡淡,各种邪气病气都能侵入人体,痰湿和淤堵也都会随之出现。

  紫府散淤胶囊就是解决体虚引发的痰湿和淤堵的,紫府是滋补身体,维护正气,填补营卫之力的,散淤则是解决痰湿和淤堵问题。

  如果患者体内的肿瘤还没有形成气候,那紫府散淤胶囊完全可以将肿瘤消弭于无形之中,病人还没感觉到肿瘤的折磨呢,坚持吃一段时间的药就好了。

  虽然紫府散淤胶囊里面用到的药材有几味是不便宜的,可再贵又能贵到哪里去?总比打吊针和做手术便宜。

  对于王萍的亲戚这样已经治疗得当的患者,当体内的病灶已经不再危及到生命的时候,也可以服用紫府散淤胶囊,这样能为病人省去不少的麻烦,毕竟天天熬药也挺烦人的,还难喝。

  当然,对于癌症正严重的患者,紫府散淤胶囊也不是没用,只是单靠紫府散淤胶囊可能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

  紫府散淤胶囊已经通过了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临床试验,正式在通泰堂和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用上了。

  潘兵也正安排千禧药业加班加点的备货,国内的肿瘤患者可不在小数目,等谢芸将那篇写肿瘤的文章发表在《华夏中医药》上时,完全可以预料到紫府散淤胶囊会有多么火爆。

  千禧药业提前做准备,就是希望能在患者需要用到紫府散淤胶囊时,他能充足地提供出去,而不是让患者明知道有这种药却买不到。

  潘兵凭一己之力将国内能买到的那些用来生产紫府散淤胶囊的药材都买走了九成,余下的一成分散在一些药店和诊所里,如果不是回收起来实在不方便,他连最后的一成都不想错过。

  仔细分析王萍那亲属的体检报告花费了谢芸两个多月的时间,赶在农历二月快结束的时候,谢芸总算将这篇文章给周自渡校长寄了过去。

  为了让这篇文章更有说服力,谢芸还找刘梅借了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复印机,把病人的体检报告都复印了两份,一份剪裁出关键信息来,附在了文章里面,一份完整的体检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附在了文章的后面。

  她的这篇文章寄到京师中医药大学的时候,就好像是往平静的池子

  里丢了一颗深水炸-弹,别说是池子里波涛汹涌了,就连池子都差点给炸翻了。

  周自渡校长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问谢芸说,“谢医生,你在文章里提到的紫府散淤胶囊,现在量产了吗?”

  “量产了,直接联系千禧药业就能订到货,我那篇文章的最后面有写千禧药业的联系方式。”

  周自渡校长立马就给千禧药业打了电话过去,定了一批的紫府散淤胶囊。

  这篇论文得发出去,毕竟详实的证据已经摆在这儿了,真正让周自渡校长激动的不是这个,而是谢芸给出了这种能够治愈早期癌症患者的药。

  单单是京师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每天都会诊断出不下三十个癌症患者。

  在‘患癌’等于‘等死’的当下,紫府散淤胶囊的出现简直就是许多病人的救命稻草,这让周自渡校长怎么能不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