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风月狩第34节(2 / 2)

  这话说得很体面,外人听来是没什么,但那句两家有往来,却让陆观楼汗颜不已。

  他抬眼望居上,有些话想与她说,但碍于目下局面,终究还是忍住了。其实这婚事,多少也带着些无奈,陆氏原本在弘农也算数一数二的望族,但因家主亡故,逐渐式微,自己少年及第后是全家人的希望,振兴陆家的重任,就落在他一个人肩上。

  原本迎娶士族千金,无论如何是个好出路,但今夕不同往日,大历开国之后,门阀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科举面向寒门,再也不是大半朝堂同气连枝的局面了。

  皇权一统,公主便是无可比肩的,为了重新撑起门庭,个人的婚姻便不重要了。

  但对于殊胜,他确实问心有愧,回弘农侍疾的时候,他曾同母亲透露,欲向挚友的妹妹提亲,母亲也是答应的。但回到长安述职,情况便有了改变,圣上提起了沛国公主,很让他感到两难。但也只是一瞬,人的功利心占了上风,他想都没想便说自己尚未婚配,虽然属实,但辜负了另一位好姑娘,他心里明白。

  要去解释吗?他想过千万遍,但又觉得羞愧,迟迟不敢实行,于是一拖再拖就到了今日。本以为不相见,这件事含糊过去就算了,谁知她居然与太子联了姻,这下避无可避,见面难以避免。她望向自己的时候那么自若,反观自己却像个丑角一样,在她心里,不知怎样唾弃他的所作所为吧!

  沛国公主与居上聊得很热闹,那句“成了一家人”,换来居上豁然的笑,点头附和:“贵主说得是。”

  女孩子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公主说最近得了上好的茶,邀请居上有空一定上公主府来坐坐,居上应了,回首看凌溯,“等哪一日殿下休沐,我们一同去府上拜访。”

  这算给足了凌溯面子,尤其在陆观楼面前,各得其所也好让他心安嘛。

  凌溯并不愿意让公主察觉内情,对陆观楼道:“女郎们说话,咱们上别处坐坐。”说着比手向开阔处引领,缓步踱开了。

  男人可商讨的,无非是职上一些见闻,还有朝中正在实行的改革。陆观楼是个才思敏捷的人,很多观点极有见地,凌溯对他的学识很欣赏,也充分证明居上的眼光不错,至少不是少女怀春的胡乱动情,那个人,确实是值得仰慕的人。

  他们这里正说得热闹,忽然听见谒者尖细的嗓门响起来,说吉时已到,恭请皇后殿下主持拜月。

  于是一干女眷在皇后的引领下走出大殿,移到了露台上。内侍省早就摆好了香案和香烛贡品,众人齐齐向巨大的圆月叩拜,各色鲜焕的华服逶迤在地,独有一种属于女性的盛大与宏丽。

  男人是不需拜月的,他们三三两两避让一旁,凌溯见凌凗就在不远处,便有意上前与他攀谈,问阿婶近来可好,今日怎么又不曾见到她。

  凌凗眉间有隐隐的郁色,“阿娘近来欠安,往年小毛病不断,今年愈发严重了,想是长安与北地不同,不知是不是地势的缘故。”

  凌溯听后也有些担忧,“命太医令会诊吧,看看到底是什么缘故。”

  凌凗点了点头,“连巫医都看了,稍稍有了些起色,但精神还是不好,所以今日的中秋宴也不能参加。”顿了顿又一笑,“阿娘还挂念着殿下呢,说殿下若是来家里,要命人做北地的糟鱼款待殿下。”

  说起糟鱼,凌溯早年最爱吃,那时每次归家再返回军中,总要带上几包打打牙祭。阿婶的心意必是要领的,便道好,“等我这两日抽出空来,一定去府上探望阿婶。”

  凌凗应了,目光悠悠看向露台上拜月的人,笑道:“殿下与辛大娘子联姻,于朝局来看是件好事。朝中新贵与旧臣,似乎已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想必右相从中调停,朝堂上变得一团和气了。”

  凌溯没有立时回话,略沉默了下才道:“我与辛大娘子定亲,可辜负了阿兄?”

  凌凗怔了下,没想到他会这样直接,倒弄得有些彷徨起来,“殿下何出此言?”

  凌溯笑了笑,“其实我看得出来,阿兄对她也有意,只是因为我横刀夺爱,抢了阿兄的姻缘,不知阿兄是不是怨我?”

  这话让凌凗惶恐,忖了忖道:“那日的家宴,可是让殿下误会了?我也不讳言,初见大娘子,她的风采确实令我心折,但一面之缘,哪里谈得上怨恨殿下。殿下虽迟来,但与她缘分更深,其中经过我都知道了。宫中下旨,是撮合有情人,我不过是旁观者,殿下千万不要误会,也不必因此介怀。”

  凌溯听他这样说,也算解开了心结,毕竟他们兄弟往日感情不错,这大历江山也是共同杀伐出来的,不想因为一门亲事,弄得彼此不愉快。当然他也明白,终究是地位悬殊,凌凗谦让了,若是真正来争一争,自己未必是他的对手。

  不过如今亲事都定下了,人也进了行辕,已成事实,没有什么可争辩。但有时又觉得可笑,当初何加焉说过,让他迎娶辛家大娘子巩固新旧两派,他还曾不屑,觉得自己大可不必因此赔进婚姻。但到现在,又很乐见朝堂上政见相合,看来人的认知是会随事实转移的,如果用联姻就能平衡两派,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闲谈,那厢拜月也结束了,露台上的女眷们纷纷返回殿内,凌溯若无其事走开了,免得居上来寻他,再和凌凗照面。

  接下来大宴便开始了,各色的蟹与时令的菜色瓜果堆满食案,圣上举杯相邀,大家一同庆祝佳节。待放下盏,梨园的内人上台献艺,歌舞还有角抵戏等层出不穷,气氛大大热闹起来。

  其实赴宴,重要的不在吃,在互通有无,巩固感情。

  盛宴进行得差不多时,大家都自由行动起来,居上也可走动走动了。这半日一直端着,人很乏累,好在含凉殿大得很,找个不起眼的角落站一会儿,人能松快些。

  刚站定,就听见帷幔那边传来隐约的说话声,切切议论着:“听闻太子是被迫与辛家女结亲的,外面传得沸沸扬扬,阿姐没有听说么?”

  啊,有人在挖秘辛,居上也很好奇,悄悄撩开帷幔的一角望过去,原来是鲁国长公主和几位凌氏族亲,其中还有陈国夫人。

  鲁国长公主显然很讶异,“为何被迫呀?”其实细想也说得通,毕竟辛家女险些嫁给前朝太子,如今又许了当朝太子,可见其中必有原委。

  齐安郡主掩住了口,悄声道:“听说辛家大娘子几次三番去率府纠缠太子殿下,殿下不堪其扰,又顾忌她是右相千金,不得不应付。时候长了,名声不好听,最后不得不向陛下陈情赐婚,这才下定的。”

  大家愕然,“还有这说法?”

  齐安郡主高深地点点头。不过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又圆融地追加了一句,“我也是从别处听来的,不知是否属实,大家听过则罢,千万别当真。”

  居上有些气恼,心道做什么不当真呢,不当真就不用咬耳朵宣扬了。

  若说这帮人里,还是陈国夫人最拎得清,她笑道:“这等闲话,能有几分是真的。辛家女出身四大家,不是小门小户攀附权贵的女郎,就算不嫁太子,也自有上好的姻缘。再说太子殿下何等骁勇多谋,哦,被个女郎纠缠两回,连太子妃之位都送出去了。”边说边摇头,“编造这些闲话的人,我看是半点没长脑子,但凡仔细揣摩,就知道经不起推敲。”

  这话却让齐安郡主大感不悦,上了点年纪的人,就剩这点爱好了,不管真假,与大家分享分享,编造者没长脑子,那传播者又成了什么?

  于是瞥了陈国夫人一眼,拿捏着嗓门说:“人活于世,不就是让大家评断的吗。阿姐弄得一本正经,我们这些人倒成了长舌妇了,往后说起别家的事来,还得靠着阿姐的话做警醒呢。”

  言下之意你别在这儿装正经,夺了这个儿子的爵,又赏了那个儿子,嫡长子如今都已经被挤兑出长安了,难怪堵人的嘴,想是怕闲话说到自家头上来吧!

  鲁国长公主比今上年长好几岁,颐养天年的年纪,愿意做一做和事佬,笑着感慨:“如今的年轻人,和我们当初不一样了。”

  眼看要成事实,居上苦恼这些人不是市井妇人,不好冲过去与她们争辩。正郁塞的时候,身后有人探手掀开了帷幔,她讶然回头,发现竟是凌溯。

  他连看都不曾看她一眼,拱手向鲁国长公主揖了揖,“姑母不要听那些谣传,把辛娘子和侄儿说得如此不堪。这门婚事是我向阿耶求来的,辛娘子也是我真心爱慕的女郎,原本一段好好的姻缘,到了有心之人的口中就变成了这样。”说着调转视线看向齐安郡主,“姑母往后要是再听见这等谣言,就替我好好教训那人。若是怕不好处置,大可派人来知会我,我自己与他论断。”

  这一瞬,凌溯的形象在居上眼中高大起来,果真有人撑腰就是好,自己说破了嘴皮子,也不及他三言两语的澄清来的痛快。

  众人乍见引来了正主,笑得讪讪,鲁国长公主忙道:“我就说了,那种闲话荒唐得很,也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

  齐安郡主也说是,“我初听就觉得不可信……殿下放心,若再有人胡言乱语,我一定掌她的嘴。”复又来向居上打圆场,“大娘子别往心里去,我是听得了这个谣言,觉得实在过分,才说与长公主听的……我也很为娘子打抱不平。”

  毕竟都是皇亲国戚,这种场合不能让人下不来台,居上大度道:“清者自清么,这种闲话我也听说过,不稀奇。可是编排我就算了,怎么把殿下描摹成了那样……”边说边叹息,很是无奈的模样。

  哎呀,正是呢,大家连连附和。都怪那些无中生有的人,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后来彼此间的尴尬气氛着实令人窒息,为了避免大家难堪,凌溯还是带着居上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