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沈流看了一阵,评价道:“这些小朋友的技术都很扎实。”

  技术很标准、滑行也不差,旋转方面颇有陈竹的风格,但有一点,就是他们都太扎实了,以至于没有个人风格,表演有点死板。

  但好在对于青年组运动员来说,能好好地把技术动作做完,不要有大的失误,在国内的教练们看来就已经不错了。

  其中石莫生的技术最好,他在短节目安排的三组跳跃分别是2a、3f与3lo+3t,均圆满完成,跳3f时使用的延迟转体技术也很不错。

  在他的表演结束时,教练们纷纷鼓起掌来。

  如无意外的话,中国站分站赛肯定有石莫生一个名额。

  小伙子下场时也很兴奋,跑到教练边上时被拍了拍头,一个打扮时髦的女士搂着他满脸高兴。

  张俊宝感叹:“南方那边能滑得起冰的真的都是有钱人,陈竹上一节30分钟的1对1课程就要700,一星期至少要维持三到四个小时的上课频率,才能保证竞技水平提升,一年下来就要20万,这一家肯定经济状况不错。”

  张珏也知道石莫生家有钱,因为以他这个混过娱乐圈的前练习生来看,石莫生妈妈那一身行头,连衣服带包包、鞋子就已经超过了三万。

  接着上场的是l省队。

  金子瑄毫无疑问是全场最受瞩目的那个运动员,作为目前国内青年组唯一一个据说在练3a的运动员,大家都知道他是这次最有力的竞争者。

  石莫生紧紧的看着金子瑄上场的动作,双手握紧。

  然后在对手们紧张的目光中,金子瑄在第一跳便摔了个七荤八素。

  这人摔了不说,还抬头看向他在场边的妈妈。

  张俊宝看到都着急起来:“看外头干什么呀?摔了就摔了,赶紧爬起来继续啊!”

  短节目总共才2分30秒,就要跳3组跳跃、一套步法和三组旋转,抓紧时间把剩余的技术动作、表演部分都好好做完还能补救一二,还发什么愣啊?

  沈流长长的叹气:“唉,可惜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金子瑄的第一跳是3a,也就是三周半,虽然他的落冰很不成功,但在摔跤之前,他也的确是把三周半转完了。

  孙千总教练也觉得遗憾。

  要是金子瑄摔完以后的表现能好点,他就能直接做主把人带进国家队,哪怕这个赛季的前半段派不上,到了世青赛的时候放出去,也能给中国的青年组小男单们把去年丢的面子挣回来。

  结果现在一看,金子瑄的状态还远远没到可以参与竞技的程度。

  对于心理脆弱的运动员来说,开场第一个技术动作失败,直接就影响到了他之后的发挥。

  于是金子瑄这次测试赛的短节目表演可谓惨不忍睹。

  张俊宝不断皱眉头,只觉得这孩子的比赛看得人心脏病都要犯了,回头一看,张珏居然满脸淡定的在郑家龙的帮助下,往自己结实紧致的小腿上打运动绷带。

  沈流蹲旁边问道:“把脚踝也绑上吗?”

  张珏坚定地摇头:“不绑,绑了脚踝就没法发力了。”

  不管场上的运动员表现得是出色还是崩盘,其余人是惊呼还是鼓掌,张珏始终不受外界干扰,自顾自的做准备,只有在自家队友上场时,张珏才会抬头,对他们握拳,喊一声“加油”。

  看他这个样子,张俊宝彻底安心了。这就是很好的运动员心态了,甭管对手咋样,先做好自己的事。

  他对沈流嘀咕:“你看小玉这模样,是不是有几分我当年的风采?”

  老舅当年在役的时候,也是以大心脏为优势呢,别看他没有四周跳,但只要身上的伤病不发作,他从没因为心态的原因失误过。

  沈流赞赏的点头:“是啊,他比你能跳,比你柔韧,还有和你一样的大心脏,简直是你的全方位加强版。”

  张俊宝:“……”

  我没我大外甥那么能跳,那么柔韧真是不好意思啊。

  因为是测试赛,完全不对外界开放,所以选手们上场时也不用换考斯腾,张珏上场时也就穿一身黑色的ua紧身衣。

  别看他现在个头小,腿却惊人的长,加上张俊宝常常带他撸铁深蹲,腰臀比也漂亮,等张珏上场的时候,不少教练都眼前一亮。

  陈竹夸了一句:“这小孩的身材比例真不错!”

  而张珏摘掉刀套上冰,站在挡板前和张俊宝握手。

  老舅叮嘱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好好发挥就是了。”

  张珏应了一声:“但我这还有事要拜托你们。”

  老舅:“啊?”

  张珏:“给我拿个纸,这儿太冷了,我要擤个鼻涕。”

  沈流摸出一包心相印:“快擤,擤完把纸给我。”

  张小玉呼呼的擤鼻涕,抬手一抛,纸团子就落入距离他好几米远的垃圾桶里。

  看着他滑向冰面中心,一边滑一边捶打大腿、臀部肌肉群的淡定背影,不少人都看出来了,这小不点是真的一点也不紧张。

  有人问宋城:“那是张俊宝的外甥吧?心态这玩意难道也可以遗传不成?”

  宋城回头一看,发现来人是国家队的滑行教练江潮升。

  他嘿嘿一笑:“你就瞧好吧,张珏可是我们队的种子选手,别看他小,实力比柳叶明还强。”

  江潮升饶有兴致的回道:“那我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