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节(2 / 2)


  如果说苏晴空是全国皆知宁市杰出青年人物,苏晴天也不遑多让。

  医药公司、娱乐公司、私人医院……她几乎接手所有苏晴空事业具体运营工作,让苏晴空能够拥有足够多时间和精力安心搞研究。

  此次采访问了几个问题,视频一经播放就引起重大反响。

  第一问:“为什么会想着治疗近视?”

  苏晴天:“当时我妹妹其实是在研究戒烟糖,但是这个东西比较敏感,不让再研究下去,只能换一个方向。我妹妹着手研究项目都是从家人需求出发,许和泽当时正在我们家休养,他不是近视吗?”

  第二问:“许和泽近视恢复得很早,为什么近视科现在才开?”

  苏晴天:“治疗近视药物稀少又珍贵,我妹妹整个师门一起进行药材培育和筛选,研究怎么在保证药效同时扩大种植量,有了足够药材才能开新科室。”

  第三问:“听说苏晴空一直在首都研究肺癌,有成果了吗?”

  苏晴天:“严谨点来说,我妹妹是在研究肺部恶性肿瘤,肺癌是其中最常见一种,并不是只研究肺癌。至于成果如何,具体不能说太多,我只能说确实有头绪了。”

  事实上,苏晴空治疗近视初衷并不是为了许和泽,苏晴天完全是让许和泽来背锅,偏偏他还背得很高兴。

  忙着拍戏许和泽第一时间登录微博转发视频,并附言道:【我这辈子做得最对事,大概就是给自己找了个漂亮能干小青梅呀小青梅~】

  粉丝和网友都已经习惯他茶里茶气凡尔赛宣言,看到这话能够很自然地无视过去,只是点开视频以后……特么真酸啊!

  凭什么别人家青梅能够给竹马治腿上治近视,自家青梅只会打竹马?

  众网友对许和泽过分羡慕嫉妒恨,导致很多人忽略这个视频透露出来不少信息,也有人没有被转移视线。

  第一:是谁不让苏晴空继续研究戒烟糖?

  第二:苏晴空不是中医吗?怎么跑去研究肺癌了?

  第三:怎么苏晴空还真研究出治疗肺癌特效药了?

  千言万语,归于一句:这人怎么那么牛逼?!

  随着苏晴空展露出来医学天分越来越高,她重要等级一升再升,有关她消息是需要被限流,尤其是肺癌特效药。

  全世界都没有研究出来肺癌特效药在苏晴空手里有了一点苗头,她重要性和地位不言而喻,国家得防止她被其他国家人挖墙脚。

  网络上采访视频和相关言论很快被删,可有心人自有保存和备份。

  于是,苏晴空频繁地收到来自国外电话和邮件,全是想高薪聘请她去国外做研究,待遇一个比一个好,什么绿卡、别墅、薪酬,甚至不同姿色男人都有,美人计都给使上了。

  每一个还得提一句:“在我们这,研究自由,学术自由,绝对不会出现千辛万苦研究出来好东西,由于某些不那么重要原因被禁止研究下去情况,请放心地来吧!”

  苏晴空还没觉得怎么样,李元朗先炸了,联合首都医院院长、各肿瘤科专家等向上面提意见,坚决要提升苏晴空职称、薪酬待遇。

  实在不行,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优秀儿郎。

  美人计也是我们国家名人提出来,怎么能轮到别国家先用?!

  第一百章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旦评上,就是终身荣誉,主要指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医学部属于科学院。

  院士的增选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六十个,院士的候选人需要得到三名以上的院士推荐或者一级学会的推荐,竞争相当激烈。

  李元朗的申请被打回来了,理由是:半年前刚进行过院士的增选活动,还不到时间。

  他还被批了一顿,因为他不是院士,没有提出申请的资格。

  而且要留住人才是没错,但必须在规则内做事,不能随随便便就搞特殊搞特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苏晴空的医术再高明,研究出来的药物再多,没有做出重大贡献前,依然得不到院士的终身荣誉称号。

  李元朗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按规矩办事是没错,但要是这个规矩会导致人才流失,生生地把自家人才推到别的国家的怀抱,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至今为止,国内已经有多少人才因为得不到该有的荣誉,感受到不公平待遇而失望离开,都没人看见的吗?

  全世界都没有的肺癌特效药被苏晴空研究出了头绪,即将进入临床实验的范畴,光是这一点,不值得说明她的潜力与贡献吗?不值得给一个院士的称号吗?

  也就是苏晴空本人并不在乎这点名声。

  只是她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肺癌特效药的研究结束后,不会再参与任何药物的研究。

  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没有人事先找她商量,用语焉不详的信息把她叫过来,不经同意直接安排她做一件没有期限的事。要不是她有师门帮助和修仙界的外挂,很可能和李元朗一样一辈子和肺癌杠上。

  哪怕确实得到好处,也不愿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她不在体制内,不拿国家的薪水,对医学研究没有兴趣,不能因为她有可能做到就非按着头逼她做吧?

  肺癌有了特效药,肝癌也得有,说不定艾滋病也得找她来治,世界上奇怪的病症那么多,根本研究不完。

  苏晴空回到现代是想陪苏爸苏妈平安快乐地度过剩余的寿命,可自从她加入研究队伍,每天早出晚归,只能隔几天和苏爸苏妈打两个电话,就连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儿子和女儿也只能在出门和睡前见一面。

  再这么继续下去,会离她留在现代的初衷越来越远,还会缺席儿子女儿的成长,必须到此为止。

  何况,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听说她的要求后,李元朗连连摇头,直喊:“又一个被伤透了心的人才。”

  苏晴空并没有被伤透心,只是这种说法方便拒绝,也就无言默认了,还因此接到莫问何老师老贺等人的安慰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