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0节(2 / 2)


  来喜公公正是一腔热情无处散发,如今终于有人问,他便毫无保留的一吐为快,将刚才在大殿上发生的事情尽数说了出来。

  今日来访大齐的使者出自卫国, 并不同于其他属国。

  寻常的属国都是被大齐打服了,打软了,素来恭敬,甚少搞事。

  可这次的来的卫国却是不同,虽然名义上是齐国属国,但那是因为当初两国交战,卫国落败,才归降大齐,但私心上,卫国对齐国向来不服。

  他们地方虽小,但是心却极大,加上卫国境内地势险要,除了在齐国这里吃了亏,对其他小国从未有过落败,故而心理落差颇大。

  一方面觉得自己是鹤立鸡群,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齐国的手下败将,且现在张眼睛的都看得出卫国打不过他,于是憋着憋着就憋出了气来。

  此次卫国遣使者出访大齐之前,刚刚又并入了一个小国,扩充了三四个城池,正是自信时候。

  故而态度也装不住,话里话外都透着些挑衅。

  皇帝虽然把后宫弄得一塌糊涂,可在前朝,他是见不得这等东西在面前叫嚣的。

  于是,当卫国提出要射箭比较高低时,皇帝并未罚他狂悖之罪,而是直接答应下来。

  不过代价是,若是卫国得胜,齐国免他们三年纳贡,但若是齐国得胜,卫国要献出三座城池。

  不多,就要他们刚刚打下的那三座。

  阮瑶略想了想,道:“他们肯定答应了。”

  来喜有些惊讶:“姐姐怎的知道?”

  阮瑶轻声道:“他们打下的城池我也听人说起过,与其说是城,倒不如说是村落,地方贫瘠,人口也少,加起来都不够咱们的一座城大。可三年岁贡却是不同,这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若是免了岁贡,他们用这个钱足够再打下来基座城池了。况且是他先开了口,天|朝|上|国才点了头,他要是出尔反尔,怕是要招灾惹祸。”

  来喜听得一愣一愣的,着实没想到自家女官还有这般见识。

  阮瑶却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且不提前世某台第七频道给自己的各种科普,单说这一世,阮家大郎给她念过的史书里,相似的例子便是不少。

  不过阮女官最后还是提了句:“只是这个赌一旦下了,卫国就必须要赢。”

  因为她很清楚,城池对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即使是最贫瘠的土地,也不能轻易舍掉。

  不单单是为了完整,更是为了脸面。

  这次纯粹是卫国使臣脑袋抽了,自己给自己挖坑,没想到大齐皇帝真的能借坡下驴,把他给逼到了刀尖儿上,连反悔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这些念头也就是心里想想,阮瑶并没有说出来。

  她看向了来喜,温声道:“瞧你这般欢喜,想来是殿下有所作为。”

  来喜立刻点头,脸上又是灿烂笑容,舌灿莲花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

  他用的辞藻十分华丽,引人入胜,而且说得格外多,不过在阮瑶听来,其实用一句话便能概括。

  自家殿下主动请缨,上场对阵,三箭齐发后皆中靶心,让卫国勇士甘拜下风,得到了在场百官的交口称赞。

  换言之,太子殿下可是大大的出了一回风头。

  阮瑶脸上也有着笑,自然是为了赵弘欢喜。

  之前围猎原本是展现骑射的好时候,但是因为二皇子的私心,弄得好好地场面落得个惨淡收场。

  如今好了,此番场面可是比围猎要强得多。

  经过此事,不单单是太子威望得到彰显,还让外界都知道,太子殿下身子无碍,比起卫国勇士更强些,以后怕是没人会用他身子不好为缘由加以阻碍了。

  可是面上带笑,阮瑶心里却有些疑惑。

  就是因为此时是赵弘主动请缨得来的。

  虽说阮女官没有刻意去问询过太子殿下过往之事,可是她能掂量的出,以前的太子颇有贤名,却也谨慎处事。

  这个位置是尊贵,但也是如履薄冰,半分差池都不能有。

  皇帝对他是倚仗还是忌惮,其实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

  若是按着以前太子的脾性,此番必然是不会强出头,而是在一旁以逸待劳,假使旁人不成,自己在上去挽回局面。

  正因如此,以前不少事情都是二皇子冲在前面的。

  今日怎么这般主动?

  莫不是背后有什么打算?

  阮瑶想了想,却又想不出,她只能说服自己,自家殿下素来稳妥,行事端方,就算是在原书中成了疯掉的大反派,那也是行为做事颇有筹谋,甚少贸然处事。

  既如此,自己倒不用操心太多。

  想到这里,阮女官脸上的笑容真切不少,对着来喜道:“这是喜事啊,殿下得胜归来,咱们应该好生庆祝一番,等下还要劳烦公公去小厨房里说一声,让他们准备些好菜色来。”

  而来喜却是对着阮瑶道:“殿下刚刚嘱咐了,让小厨房备面。”

  阮瑶一愣,而后记起来,对了,今日是自己生辰来着。

  她不过是被人一打岔就忘了个干净,可那人却是记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

  既如此,阮瑶也不推拒,只管笑着点头,而后见浴桶安排好了,便转身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