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好运的九零年代第277节(2 / 2)


  张跃民:“好运手机里不光有新宇的小舅,还有新宇的叔叔,还有古老的号码。”

  段老三惊得张口,“古,古老?”

  “都是干食品生意,你手机里的号码让我瞻仰瞻仰。”

  段老三莫名觉得脸发烫,转移话题,“听说过两年有大阅兵,你说,有关部门会不会邀请你们看阅兵?”

  “你说呢?”

  张跃民不反问,段老三得犹豫一下。

  段老三:“我呢?”

  “看看国家最近的大政方针,带着钱去支持,有关部门不介意请你们全家看阅兵。”

  段老三下意识看墙上的钟,十一点一刻,立即把电视打开。

  张跃民不禁问:“你真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

  张跃民顿时不知道该说他什么,索性把茶几上的报纸给他,“看看。”

  段老三拿正一看内容,吃惊:“扶贫?”

  “还记得平安县和江北县吗?”

  平安县离得近,段老三自然知道。

  江北县太远,段老三也没去过,不熟悉,但江北县名声响亮,这些年一直是“中原第一县”。据说农村家家户户小洋楼。

  这两个县,前者梁好运就出出主意。后者全靠梁好运的食品公司入驻。据说江北县民间流传有一副对联,横批就是“感谢好运”。

  “你让我扶贫?不是去养猪吧?”段老三忍不住问,“我不会。”

  张跃民道:“我倒觉得养猪比你搞房地产靠谱。房地产资金过大,周期长,一个楼盘从拿地到落成至少三年。养猪,半年出栏,给当地提供很多就业机会,扶贫赚钱两不耽误。”

  “也行。只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啊。这个刁民不是老百姓。老百姓可不敢跟我闹,也闹不到我跟前。有些地方穷,交通不便是一个方便,主要是当地领导蠢。”

  张跃民笑道:“聪明人不是去包邮区,也是在帝都。”

  “对,对,你知道就好。要是有关部门派下去的干部,我也不担心。上过大学,很多是重点大学,眼界不一样。就怕那些中专、大专毕业,半瓶子咣当的人。”

  张跃民:“先考察。这事又不是强制性。咱们国家需要帮扶的地方不少,这个镇的领导没脑子,就去隔壁。”

  “这事得跟向东商量商量。”段老三感觉突然一冷,扭头看去,梁好运开门进来。他立即往旁边移一下,把位子让出来。

  梁好运:“聊什么呢?在外面就听到你们的声音。”

  “扶贫。”张跃民道。

  梁好运不禁看段老三,“去哪儿?”

  “还没决定,正跟跃民商议。”段老三心中有个主意,“要不年后出去看看?”

  房产公司清干净,分公司有古韵坐镇,总公司还有几个能人,梁好运一走十天半月了无音讯也没关系。

  梁好运看张跃民。

  张跃民:“开学前我都可以。”

  梁好运就看段老三。

  段老三立即给刘向东打电话。

  要是一年前,绝对没多少人认识梁好运。

  去年房产公司卖掉,财经、娱乐等板块都有报道,连上几天头条,以至于全国人民都知道做食品生意的梁好运有个房产公司,脑袋被门夹了,好好的产业全卖了。

  梁好运又登上电视,给全国人民拜年。结果到西南小城的第二天就被人认出来。

  网络发达,手机普及,西南当地人认出梁好运,因为梁好运不是明星,不敢打扰她,就把她的照片发网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陪同梁好运的不光有刘向东和段海军,还有一个长相好气质佳的男人,不是名人,网上也没他的照片,内行就找人打听,他是哪个大佬。

  张跃民是计算机系的老师,他那些学生不说人人有社交账号,但人人都会上网看新闻。一个人看到,其他人就知道了。

  十点左右发到网上,梁好运一行中午吃饭的时候,张跃民的身份就被扒出来。

  张跃民打年轻那会儿就讲究,不论是偷拍,还是工作需要拍的照片,就没有不好看的。以至于看热闹的人瞬间把梁好运忘了,都在聊张跃民。

  网民忘了,营销号蹭热度,不等于新闻工作者也忘了。

  当即有媒体联系好运公司公关部。

  公关部并不知道老板出去,当即打给梁好运。

  扶贫这事梁好运不打算掺和,便让公关部回复,她只是出来玩玩。

  媒体不信,就找草原乳业。拜记者所赐,等梁好运一行回来,甭管亲戚还是朋友都知道他们几人要养猪。

  刘向东问梁好运:“还没开始就闹得人尽皆知,还干吗?”

  “你们的目的什么?”梁好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