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节(2 / 2)


  又是一阵起哄和口哨声,王莲清的脸更红了,心里还有那么一点害怕,紧紧地跟着王彩苹,生怕王治追上来拉住她。

  王彩苹是宿舍里的老大姐,自觉要尽一些老大姐的责任,便跟王莲清说道,“这个人,流里流气的,看着就不象是好人,他以后要真找到你,你也不要搭理他。”

  王莲清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吴梅却不以为然,“我倒是没觉得他哪坏,反而觉得他还挺勇敢的,而且你没听他说啊,他是六车间的,听说六车间的工资可高了,资金也多。”

  “大街上随随便便的就拦人家姑娘,然后还非要跟人家姑娘握手,这不叫勇敢这叫轻浮,就凭这一点,他就不象是好人,工资高也没用。”

  吴梅也只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还没自己的判断,王彩苹这么一说,她也觉得王彩苹说的好象是有理儿了,王治的行为确实不大好,立马便倒了风向,跟王莲清说,“莲清咱听梅姐的,以后见了这个人躲远点。”

  可有些人,不是想躲就能躲得开的。

  王治也是个神通广大的,全厂几百号人呢,不到一天的功夫,他还真就打听出了王莲清的名字,连她啥时候进的厂,在哪个车间,跟着哪个师傅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打听清楚了便开始对王莲清展开攻势,帮着打饭,打热水,洗碗,有时甚至窜到王莲清他们车间,帮着王莲清干活。

  很快的,整个包装车间都知道王治在追王莲清了。

  王莲清的师傅叫杨贞,有四十来岁,很不喜欢王治,王治每次窜过来找王莲清,杨贞都会把他给轰走,然后还跟王莲清说,“莲清你别听他在那儿花言巧语,这小子,就会耍嘴皮子,别的啥能耐都没有,你可别上他的当。”

  王莲清表面上乖乖的点头,可实际上却有点不认同她师傅的话了。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王治白白净净一张脸,算得上一表人材,是这个年代的小姑娘喜欢的类型。

  而且他嘴巴又会说,做事又殷勤,又体贴,她能不心动吗?

  心动了,就把王彩苹和杨贞的话当成耳旁风了。

  好在到目前为止,她也仅仅是心动。

  因为她记着她妈跟她说的话,说她现在还小,又是刚上班,要先学本事,等在厂子里站稳脚跟了再考虑个人的事。

  而且,杨贞是她师傅,杨贞不喜欢王治,她怕惹杨贞生气,表面上也不敢表现出来对王治有好感。

  可她心里头确实是已经喜欢上王治了。

  王治最会察颜观色,看出王莲清心里其实是喜欢他的,心里乐开了花,更加没皮没臊的缠着王莲清。

  因着王莲清去了食品厂,吃上了商品粮而乐滋滋的孙桂枝,可绝对没有想到,她的大闺女一进厂就被人给缠上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是年底。

  初一学年的第一次期末考试,王美清考了个年级第一,石南以一分之差位列第二。

  赵娜娜第三。

  这可把赵娜娜给气坏了。

  自打上次被家里人逼着给石南道了歉,赵娜娜心里就憋了一股气,可她又不敢冲王美清发,因为她爸妈说了,王美清的爸,他们惹不起。

  然后赵娜娜就暗中跟王美清较劲,想在学习上压倒她。

  她觉得王美清年纪小,考上一中只是个侥幸,等上了初中,肯定都跟不上课,所以她觉得她一定能在学习上碾压王美清。

  可让她生气的是,明明都没见王美清怎么努力,偏偏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王美清考第一,石南就是第二,王美清考第二,第一就是石南。

  反正只要有他俩在,无论赵娜娜怎么拼命学习,第一名,甚至第二名就永远都轮不到她。

  学习上比不过王美清,还得听王美清在旁边含沙射影,打着背谚语的名义在那儿大声背,“心强命不强,净落气的慌。”

  赵娜娜被气得简直要吐血。

  其实王美清一直都不是那种刻薄的人,毕竟她是一个成人的芯,所以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以一个大人看小孩子的心态对待那些小孩子,对他们很包容。

  可是赵娜娜是唯一例外一个。

  因为赵娜娜侮辱了石南,这是她不能原谅的,所以对赵娜娜,她就没那么宽容了。

  反正她有的是办法对付赵娜娜这样的熊孩子。

  这学期结束的时候,王美清不例外的又拿了一张三好生的奖状,石南也有一张,俩人喜滋滋的回了家。

  刚进家门,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王爱军。

  因为临近期末考试,王美清有些日子没见王爱军了,她还挺想这个虽然不善言辞,却是真心实意疼爱她的大哥的,便跑到王爱军身边,脆脆地喊了一声,“大哥。”

  王爱军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然后从放到桌上的提包里拿出一纸包炒南瓜子,“这是你大嫂特意给你炒的。”

  王美清放下书包,抱着南瓜子和石南在一边乖乖的磕。

  南瓜是家里的小菜园里种的,秋天的时候结了好多金黄金黄的大南瓜。

  吃南瓜的时候,南瓜子挖出来洗净晒干,然后再用锅炒,炒熟后密封起来,到过年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待客,平时也能给孩子当零嘴。

  杨翠英确实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南瓜子炒的火候刚刚好,不焦也不糊,吃起来喷喷香。

  王爱军今天过来是有要紧事,这事儿他有点儿拿不定主意,所以特意过来向高大全讨个主意。

  毕竟高大全是经过大风大浪的,现在又在县里主抓工农业,看事情肯定比普通百姓看的深刻,也更长远些。

  高大全和孙桂枝下班比王美清放学要晚一点,王美清和石南回来没多久,高大全和孙桂枝回来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