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21短命皇帝朱常洛(2 / 2)


  他在登基后,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使得“朝野感动”,俨然再遇明主。

  哪里知道,接下来小小一颗红丸,要了朱常洛的命!

  朱常洛举行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初十日,突然一病不起。

  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

  《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

  《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也就是说,身体好好的朱常洛,就是因为郑贵妃进侍的美女,导致了身体被搞垮。

  我们觉得奇怪的是,八个美女,虽然不是一般的男人能够搞得定,但也不至于十天就把身体搞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八名侍女,一定给皇帝吃了药,一种能够夜御八女的药,这才短短十天时间,把皇帝的身体搞垮。

  八月十四日,朱常洛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崔文升本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召他看病,简直就是召来阎罗王!

  崔文升在郑贵妃的指使下,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

  大黄相当于泻药。

  朱常洛一个病恹恹的病人,吃泻药,那还不死得快的!

  朱常洛吃完泻药后,接下来的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

  后来,廷臣们对于崔文升进药的资格和所进药物是否符合医学原理两点,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

  给事中杨涟说:“贼臣崔文升不知医……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上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

  杨涟认为,朱常洛本来身体就虚弱,应当进补,而崔文升反而进以泻药,其心叵测。

  这时,朱常洛生母王氏外家、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两家外戚都认为其中必有阴谋,遍谒朝中大臣,哭诉宫禁凶危之状:“崔文升药,故也,非误也!”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常洛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并下令将崔文升逐出皇宫。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

  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

  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接着,内阁大臣们进乾清宫探视朱常洛。

  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的营建事宜。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常洛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

  方从哲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

  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

  时间到了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

  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

  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

  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

  李可灼无奈,只得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

  朱常洛服后,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泰昌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公元1620年五更,朱常洛突然驾崩。

  这样一来,廷臣纷纷议论,指定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

  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

  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熹宗的奏疏中说明,才使方从哲摆脱了困境。

  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便暴毙而亡。

  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享年三十八岁。

  朱常洛,他之所以短命,直接责任自然在郑贵妃的身上,因为,他进侍了八名美女;但主要责任还是在朱常洛自己,如果他上位后,第一件事不是去纵欲的话,哪里会死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