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81朱佑樘的继位(1 / 2)





  朱见深死后,他十八岁的儿子朱佑樘继位,是为明孝宗。

  朱佑樘六岁前受到的苦难,以及众人对他的保护,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使得他要做个明君。

  一个人,出身在好的家庭,而又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吃一些磨难,这简直就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关照!

  朱祐樘继位后,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

  他所面临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

  这个千疮百孔的局面,朱佑樘要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来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

  他如今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朱见深留下来的一些奸佞之辈,这些人,必须铲除!

  而要铲除这些人,就要敢于否定父亲的政策!他没有畏缩,直接大胆拨乱反正!

  他父亲统治期间,偏信佛教,同时宠信万贵妃和太监们,致使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

  朱祐樘诏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将前朝的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封号一律革除,处死曾经妖僧继晓,使文武百官相庆。

  另外,他在人事安排上,完全来了一次大换血。

  他对前朝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及奸佞小人如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万贵妃的弟弟万喜等人,毫不手软地做了处理,将内阁首辅万安罢官,将梁芳下狱,将李孜省流放,同时,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但他并没有大开杀戒,可见,他心狠手并辣。

  朱祐樘清理完朝廷的渣滓之后,开始展开手脚,重用贤臣。

  而一个人,能够选拔出人才,靠的是自身的赏鉴能力。所以,朱佑樘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首先,他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平时熟记,做到心中有数,意在掌握官员动态,不受蒙蔽。

  其次,他还恢复早已废弃的晚朝制度,所以,他常常披阅奏章到很晚,从来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

  这样一来,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基本上失去饭碗。

  朱佑樘勤政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仁寿宫起火,人慌马乱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也没合一会眼。

  正因为这样,他没去上朝。

  皇帝没有上朝,通常告知一声臣子就行了。可是,朱佑樘郑重其事,特地派人到朝堂向众大臣说明原因,向众臣请假。

  皇帝要向众臣请假,这事,恐怕没有第二个皇帝可以做到!

  朱佑樘提高自己水平后,在用人上,遵从唯贤唯德,大量重用贤才之士。

  这样一来,形成“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

  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选调官员主要以政绩为主。

  朱佑樘对待臣下很宽厚,能推心置腹,从未鞭打过大臣。正因此,君臣之间亲密无间,形同一家人。

  他对臣下宽厚平和,京官夜返家中时,必派铺军执灯传送,这些事虽不算大,但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能如此曲体臣下,确属相当不易了。

  这样一来,一大批以廉洁、勤奋、有事业心、以国为家的贤臣得以有机会施展才干,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