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章厉害的俩名皇帝(2 / 2)

  但司马奕绝对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他在等待着机会。

  可惜,老天没给他这个运气,他在四十五岁那一年就死了。

  非常的可惜!终其一生,都没有对桓温拔剑出鞘,一决生死的机会。

  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而是一个坚忍的人。我们通过他心动想复桓温,就知道他是在等待机会。这样的人,如果老天给予他机会的话,他一定会对桓温拔剑一战!所以,我们只能为他觉得可惜。

  但是,他的小叔公司马昱就有和桓温过招的机会。

  司马奕被废了之后,桓温便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

  司马昱在桓温权力大的时候,就大量援引会稽人士及玄学同好进入中央,来制衡桓温。

  等到他做了皇帝的时候,对桓温虽然是“拱默守道而已”,但是,他也拿出了自己的招数,那就是,重用自己提拔的人!

  这些人,纵然不是桓温的敌手,但终归是自己人,机会一到,定然能灭了桓温!

  其中有俩个人,一个是谢安,一个是王坦之。

  谢安在当时屡屡不愿出山,但对别人都非常好,司马昱便对人说:“谢安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

  谢安之所以不应召,是因为他知道,大权在桓温手里,要想有一番成就,必须先见桓温。

  司马昱看中谢安,正是因为他的忠心和变通。

  另外一个人,王坦之,也是司马昱非常看重的人。

  在咸康六年(公元340年),身为会稽王的司马昱任抚军将军,他立即任命王坦之为掾属,累迁参军、从事中郎,加散骑常侍。

  太和三年(公元368年),王述逝世,王坦之丁忧去职,丧满之后被征拜为侍中,并袭父爵蓝田侯。

  太和六年(公元371年),桓温废掉晋帝司马奕,司马昱又任命王坦之为领左卫将军,不久又领本州大中正。

  他的重用谢安和王坦之,为后来东晋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当时的谢安和王坦之,还制衡不了桓温。

  桓温仍然目无主上,时刻想着篡位。

  司马昱由此非常郁闷,不久就生病了。

  这时,又发生荧惑入太微的天象,也就是火星进入到了北斗之南,这是天子不利的天象。

  晋废帝被废时亦有同样的天象,司马昱故此十分不安。郗超回去看望他的父亲时,司马昱对他说:“你回去告诉尊父,宗族国家之事,竟到了这种地步,是因为朕不能用道德去匡正守卫的缘故,惭愧慨叹之深,怎能用语言来表达!”接着便咏庾阐之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吟诵数声,潸然泪下,打湿了衣襟。

  他从此更加忧愤,因而得病。

  他知道,以桓温的野心,他早晚篡位。为了保住儿女的性命,他临终前,决定要让位给桓温。

  王坦之坚决反对,同时把诏书撕了。

  司马昱这改诏书为桓温辅政。但他很清楚,桓温是绝对不会甘心辅政的,他一定篡位!只是,此时的他,已经无能为力,只有祈祷自己的儿子运气比自己好一点了!

  他这一去世,时局果然开始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