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2 / 2)


  大武在司徒远的指点下找到了正在给将士们分发棉衣的小白脸,哦不,太子侍读,他站在颜书语面前,像等待夫子批评的学生一样忐忑不安,“颜公子,昨天我并不知道你太子侍读的身份,多有得罪,冒……什么饭,还请你见谅。”这话是大武向程勇请教的,文绉绉又绕口。

  “行了,知道你不是有意的。”

  听得颜书语这话,大武笑起来:“太子那……”

  太子早就不记得你了!颜书语摆了摆手:“我知道了,你快让开,别挡着人家领棉衣。”

  颜书语“太子侍读”的身份传了出去,她俨然成了军营中“最受欢迎”的人,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

  “颜公子,剩下的这些我来发就行了,你先去休息吧。”林大接过颜书语手中的棉衣。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

  林大在心里叫苦,他哪敢叫太子侍读帮自己做事,这帮富家子弟皇亲国戚哟,别添乱就好了。

  颜书语想要夺回林大手上的棉衣,林大却处处躲着她。颜书语停下动作:“林大哥,我想你对我存在一些看法。”她心平气和地说道:“但我现在是钱记的人,我代表钱记给将士分发棉大衣是我的工作。”不等林大反应过来,颜书语抱起另一堆棉衣走向下一个营帐。

  或许自己应该改改对富家子弟的偏见。

  ☆、第71章 虚则实之

  【一】

  太子用兵之道:以虚掩实。

  ——《太子观察记录》

  【二】

  林大的心思,并不难猜。他在颜书语面前表现得周到有礼,是因为颜书语的身份地位。私底下,他并不愿意同颜书语深交,同样也是因为颜书语的身份地位。

  那日,颜书语对林大把话摊到明面上说完了,做好了往后不与林大来往打算,免得以后见面尴尬。

  林大是个聪明人,颜书语却觉得他在这件事上犯了迷糊。

  那天之后,林大再见到颜书语,公事上还是同往常一样,但颜书语发现他对自己的态度柔和了许多。

  ”颜公子,请留步。”林大叫住了脚步匆匆的颜书语:“我为之前的失礼向颜公子道歉,是我的一些想法颇偏了。”

  颜书语不知道怎样回答林大,这和她之前的设想完全不一样啊!

  林大接着说道:“过些日子,还有各大商行运来的粮食需要发放,在这期间,希望我们之间能够相处地愉快。”

  伸手不打笑脸人,林大这般好脾气,颜书语也只有干笑两声:“这是自然,自然……”

  除了发放棉衣,以钱记为首的商家连合几家商行共同给江北军队捐赠了一些粮食。

  司徒远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地说:“这样一来,军中衣物粮食充足,即便现在西芜真的打过来,我们也无需惧怕。”

  该怎么说司徒远好呢……真是十几年如一日的乌鸦嘴……

  西芜的军队在江北城外的北边和当地驻守将士打起来了。

  传信兵面带仓皇地冲进主将的营帐里通报,颜书语正巧在跟洛辰身边,听洛辰和赵都尉对江北兵力的部署。

  前些日子,巡城的将士逮住了几个溜进江北的西芜细作,被扣押下来审问。这次,西芜以他们的“良民”在景国遭到不友好待遇的由头,发起了对江北北面的进攻,并要求我们释放被扣押的西芜百姓。

  待传信兵把话说完,赵都尉瞪圆了一双眼,喊道:“简直是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即刻出兵……”

  “赵都尉且慢。”颜书语突然出声阻止了他。

  洛辰看了颜书语一眼,对传信兵问道:“西芜的军队有多少人?”

  “回殿下的话,大概五六百人。”

  “你先退下吧。”

  赵都尉看着洛辰挥退了传信兵,不甚理解他的举动:“太子殿下这是何意?”此时不出兵,难道对西芜的进犯视而不见么?!

  “赵都尉稍安勿躁。”洛辰慢悠悠地,不把说完,吊足了人胃口。

  反倒是颜书语出言解释:“太子此举是担心西芜有诈。”

  “何出此言?”

  “江北北面本就易守难攻,西芜进攻北面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而且在北面易守难攻的情况下,西芜竟然只派出了五六百的兵马,我担心,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赵都尉缓下心神:“也就是说……这有可能只是西芜的声东击西?”

  颜书语点点头,她确实是这样分析的。

  下一刻,洛辰果断地推翻他俩的推断:“不,这是西芜的‘打探虚实’。”

  赵都尉马上反应过来:“他们想打探我们的兵马!”

  “赵都尉,北面军队有多少人马?”

  “八百。”

  “足够了,”洛辰又问颜书语,“商行提供的粮草什么时候能送到?”

  “最迟后天。”

  洛辰成竹在胸:“叫北面的军队别与西芜正面交锋,拖到后天,粮草送来之时,紧闭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