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章(2 / 2)


  顾家权势也不小,寻常人不会想着与人结仇,一般是与人为善,交好为上。

  可姜姒并非鲁莽之人,不会平白无故与顾芝结仇,另一则,此事看似不好,但顾芝与姜姒差不多的出身,真论起来,姜老爷子这阁老,分量不更重?所以即便即便是结仇了,日后顾芝寻仇,又能于姜姒有什么阻碍?

  他们家姒儿,便不会寻仇?

  又不是愣愣站着给人打的靶子。

  正如姜姒说的,他姜荀不在意那不成器的姜莫姜茴,姜姒也可浑然不把京城第一才女放在眼底。

  这样一想,姜荀忽对姜姒刮目相看起来:“姒儿这心思,倒比为兄还通透许多,我竟是个粗俗愚人,未堪破这恼人应酬周旋。”

  姜姒则笑:“人言,世人破绽,多从周旋出。我懒得与顾芝周旋,任她疾风骤雨,我只懒得睬她。不过是个蠢货。”

  尖锐又辛辣,这样的话也只敢在姜荀面前说。

  可以说,这是姜姒头一次这样不避讳。

  顾芝是个蠢货?

  这话要拿出去,必定无数人反驳,可姜荀想着,若有人反驳,那人也一定是个蠢货。

  于是,姜荀也笑了起来:“你自个儿有决断,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已经到了竹院外面,姜姒看着姜荀进去了,又吩咐了人好生伺候,这才带了丫鬟们回自己的屋。

  姜姒今日出了两次风头,一次暗的,一次眀的。

  暗的抛开不说,她没认癸丑桌的事;明的却多半捂不住。

  后者乃是似是而非,见仁见智,不同的人对她们与顾芝之事有不同的看法。整件事,都透着一种“似是而非”,而越是似是而非,越是于姜姒有利。冯玉兰与姜姒虽是朋友,可毕竟还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甚至姜姒不愿相信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余人。这一回,冯玉兰出了风头,纵使还有余波到姜姒这里,也微乎其微了。

  倒不是说算计谁,不过各取所需。

  至于顾芝,自取其辱罢了。

  今晚姜姒回来沐浴过便睡了,只是夜半里姜荀住的竹院那边却传来了消息,说姜荀染了风寒,咳嗽不止,发了高烧。

  大半夜里也不敢搅扰了周氏,姜姒披衣起身来叫人去找了大夫,亲去姜荀那边看了看。

  先头人还好好的,如今整个人都跟烧糊涂了一样,面颊透着几分病态潮红,还呢喃说着什么,姜姒凑近了听,竟听见什么“娘”“姒儿”之类的字眼。

  听着,姜姒便是一阵心酸。

  只是她心酸之余,却忽听见“太妃”二字,便是心头猛地一跳。

  她想起此前从柳镇回来,去净雪庵的事。

  姜姒不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有什么本事,竟忽然得了章太妃的青眼,甚至还赠下那般贵重的奇楠香珠。章太妃见她第一面,便说她与姜荀一样是个好的,还夸赞姜荀有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