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徐夫人低眉敛目,道:“最多十日。”

  ~

  等到青漓与青苑一道离去,赵华缨才神色淡淡的自帘幕内出来。

  二楼的窗被她轻轻推开一线,外头日光正好,春意融融,目光一扫,正好瞧见魏国公府的马车离去。

  徐夫人在她身后侍立,目露不解,疑惑道:“姑娘,那枚兰花佩明明是有现货的,为何要等到十日后再送过去……”

  “把那一枚扔了吧,”赵华缨唇角微微勾起,道:“我会重新制一枚,专程送到魏国公府去。”

  徐夫人心思灵巧,闻听赵华缨如此,便知她心中有计算,再一想那二人身份,心底禁不住打怵,面上也露了怯:“姑娘,那位的身份可是……”

  “我知道,未来的皇后嘛,”赵华缨眼底露出几线嘲弄,声音低到叫人听不清:“倒是好命。”

  一句话说完,她便停住,吩咐道:“这些事情我自有分寸,你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退下吧。”

  等到徐夫人退下,赵华缨身后的侍女朱弦才道:“姑娘,您可是想要借此机会……”

  “再不动手就要晚了,”赵华缨眸光有些冷,手指也捏紧了,却还是继续道:“这一次的采选,便是最后的机会。”

  “姑娘,”朱弦有些犹豫,道:“毕竟已经过去许久,万一陛下忘了此事,岂不是……”

  “不,怎么会忘呢,”赵华缨面上有一丝得色,自信道:“那时候陛下尚且困居西北,却能记得叫人专程去寻,可见的确是有心,既是有心,又哪里是轻而易举便能忘的?”

  “可……可是,”朱弦不太敢触赵华缨霉头,却还是战战兢兢的说了出来:“您毕竟不是陛下当初遇见的那个姑娘,万一见了陛下,言语上有什么对不上的……”

  “住口!”

  赵华缨冷冷扫她一眼,目光狠厉:“已经是过去那般久的事情,我年纪又小,有些事情记的模糊些,那才是寻常。”

  “奴婢只是担心,”见赵华缨不喜,朱弦伶俐的转了话头,赔笑道:“万一那魏姑娘瞧出了玉饰内关窍,而陛下又不曾瞧出……”

  “愚蠢!”赵华缨眼底闪过一丝傲然:“我设的关窍,岂是寻常女子便能看出的?”

  “再则,若是陛下连这一点小把戏都瞧不出,也不足以叫我日夜思慕。”

  她眼睑微垂,掩住了里头的暗光,没有将心里的话全然说出来。

  ——异世走一遭,她要为自己争一争!

  第20章 卿卿

  金陵本就是地域偏南,较之北方更显湿热,眼见着四月只剩尾巴,五月在望,周遭空气也似乎是得到了某种暗示,齐刷刷的躁动起来。

  青漓最怕热,更不喜出去之后一身汗,连带着内衫黏在身上的触感——怪不爽利的。

  因着这个关系,每每到了夏天,她便不怎么出门,只管一门心思闷在家里头吃冰,如此一来,倒是有一桩好处——晒不到太阳,周身肌肤雪一般白净,娇嫩嫩的透着粉,瞧着就招人喜欢。

  一白遮百丑,何况她本就生的极美,十分的美貌,硬生生透着十二分的光彩。

  董氏原本想叫她多出去走一走的——小姑娘嘛,就要有活泼可爱的样子,老是在家里头闷着像什么样子。

  等到后来,眼见着青漓将肌肤养的珍珠般白透水灵,她反倒是不忍心叫她出去晒了。

  ——好容易养白了,万一晒黑了,瞧着多可惜。

  董氏肯松口,青漓也乐得自在,便只管窝在家里不出门,潇潇洒洒的过她的小日子。

  她是自在了,魏国公却不得闲,这几日更是忙得人影不见。

  皇帝有意整改金陵十六卫,分化它的权柄,便借着整顿军务的名义,令魏国公与英国公一道主理此事,事后上书,提一个章程出来。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办法也不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头就能得出来的,魏国公与英国公一道在外巡查,接连几日忙的脚不沾地,连归家的时间都没有,累了便在军营找个地方倒下,如此硬生生熬了半个月,等到两人都黑瘦了几分之后,才算是有了一点门道。

  等到两人互相一核对,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一道递了奏疏后,才与对方告辞,各回各家去了。

  虽说二人皆是国公,身份尊崇,却也别指望着在军营过什么好日子过——基础条件就是那样,便是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一日清早,魏国公归家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沐浴擦身,随即连饭都没用,倒头就睡下了。

  董氏见丈夫如此,暗自也是心疼,一面叫厨房温着饭,免得等魏国公醒了还要再备,一面却叫人自边上守着,自己亲去厨房熬莲藕排骨汤,为丈夫补身。

  魏国公一觉睡得长,下午才转醒,朦朦胧胧睁眼之际,便见董氏在自己床边做刺绣,一侧的炉子上还温着汤,心就不由得一软,声音含糊的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

  “才刚过申时,”董氏起身为丈夫递了擦脸的帕子,又转头去为他盛汤润喉:“一日不曾用东西,且先吃一点吧。”

  魏国公起身到桌前坐下,几口喝干净了,董氏又盛了一碗递过去,他这才慢了下来,等到吃完,又道:“一会儿还得进宫,还不定什么时候回来,晚上你早些睡,不必等着了。”

  董氏轻轻应一声,转身替丈夫取官服,一面侍奉着他穿上,一面道:“辛苦了这般久,竟还不曾结束?”

  “差不多了吧,”魏国公道:“端看陛下如何决断。”

  这是前朝政事,董氏也不好多问,见丈夫穿戴整齐了,便亲自送他出门去。

  魏国公与英国公协同处理此事,入宫述职自然也是一道,寻常人入未央宫,少不得要给内侍几分好处,这二位却是省了此节,直入宣室殿前。

  ——前者是未来皇后的父亲,后者是有从龙之功的天子心腹,这般硬的关系,自是无人敢为难。

  陈庆正立在殿前栏杆处,天气渐热,内侍在天子近前侍奉,自是不敢衣着不恭,内侍总管的三层衣衫被玄色腰带束的严严实实,脑门上都见着汗了。

  见二人过来,陈庆迎了出来,施礼后低声解释道:“西凉前线的军报刚至,陛下此刻怕是不得闲。”

  他将两份奏疏分别递过去,谦恭道:“奏疏陛下已批阅,倒累二位白走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