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1)(2 / 2)


  半晌,他长袖一甩,踏入了山谷之中。

  那里面,有大片大片如血似火的枫林。

  那本就是以先神之血浇灌, 在他的头颅上生长的灿烈之红。

  而扶苏也终于在此得知了缘由。

  曾有人来过这片山谷,告知守卫枫林的枫鬼:只要以生灵血气精魄为祭,就能唤回数万年前战死的蚩尤精魂。

  而有了蚩尤精魂的枫鬼, 将会跟随自己的主人走出这片困了它们上万年的死地。

  有一部分枫鬼迫切想要摆脱如今的境遇,毫不犹豫尝试那人给的方法。

  第一个被枫鬼选作祭品的地点,其实不是秦国,而是距南荒最近的楚地。

  楚地乃三苗故里,昔年蚩尤身死,九黎部落南败,于楚地休养生息。

  延续九黎传统,楚人好巫,祭祀之风盛行。而枫鬼身带蚩尤血气,天然受到楚地巫者的亲近。

  于是外貌最接近人族的枫鬼带着同类挖出的蚩尤目,以及大批从南荒偷来的不尽木进入了楚地。

  只需告知楚巫此乃蚩尤墓前生长之树,血脉同源的亲近气息就让楚巫引狼入室。

  那枫鬼真情实感认为自己是在复活主人,甚至为了报答愿意让它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下不尽木的楚巫,自告奋勇要去消灭楚国的敌人。

  楚国最大的敌人是谁呢?

  自然是拿了最高仇恨值的秦国。

  扶苏只需按住那群等在血枫林不敢出去的枫鬼,就从它们口中得知了一切。

  竟是如此简单,又如此荒谬的理由。

  蚩尤死去数万年,他的头颅落在这里诞生了你们。

  扶苏站在血枫林中央的祭台上,目光平视那已然失去了双目的头颅。时隔数万年,那头颅依然如同刚被斩落一般模样。

  只有眼眶的位置漆黑如墨。

  他可从没提过,要谁为他守墓。

  枫鬼自认为被禁锢于此,千年万年逐渐心生怨恨,实则,只要它们愿意踏出山谷,就会发现,枫林山谷对它们没有半点阻碍。

  否则,那几只出去种树的枫鬼怎么出去的呢?

  扶苏离去之时,真正给这片血枫林布下结界,保证就算是天帝来此也打不开。

  刚给了它们出去的希望,再亲手斩断或许是最好的惩罚。

  扶苏托着从祭坛上带下的蚩尤头颅,手中幻化出莲华光影将之封闭其中。

  再之后,他一步跨到了秦地之北。

  尽管楚国也有那种危险情况,甚至还要更近些,但他现在毕竟是秦国人。

  那只在秦地种不尽木的枫鬼并没有离去,它留在附近观察情况。

  逐渐生出灵智的鬼物,很显然已经有了人族的头脑。

  全身布满枫印的鬼物呜咽着逃离琴域,仍被拘在眉目淡漠的少年手中。

  扶苏抬手,把这只枫鬼连同笼罩在不尽木上的术法一同打散成灰烬。

  嗯,不尽木其实蛮有用的,枝干能当柴火烧还不会有灰烬,祛掉上面的术法,普通的火就能点燃,同样一瓢水就可以浇灭。

  木中生长的火鼠重逾百斤,可做当地百姓口粮,皮毛可制衣织布,是最好的冬季取暖之物。

  祸害了当地一个多月,不付出代价怎么行?

  扶苏眨了眨眼,愉悦地预订了这片不尽木的未来。

  至于被抢食的朱雀?嗯,他可从没答应朱雀什么,哪怕朱雀有问必答。

  原地取材写了封信,扶苏随手招了只鸟儿过来托其送给蒙恬,便消失在了原地。

  他这一天之内可是跑了好多地方,没办法,谁让这里只有蚩尤的一只眼睛,另一只在楚地呢。

  扶苏离去后不久,青鸾载着一人从云端飞下,落到了树林中。

  那片让它恐惧的煞气已经消失了。

  高冠广袖的道人自青鸾背上落下,他蹲下来触碰了被劈开的地面,那里还残留着些许剑气。

  他没事。

  道人安抚住焦躁的青鸾,轻声说道,这世上再不会有谁能伤到他,安心。

  *

  楚地,淮水之南。

  楚国靠近南荒的土地这些年有巫者庇佑,因此哪怕是淮阴这样的小城内也少有战火波及,风光迤逦,宁静祥和。

  淮阴城最近发生了些不同寻常的事儿,因着没有人管,城内的百姓们都是议论纷纷。

  据说城外群山上,一夜之间长出了一大片黑漆漆的大树,那树上竟没有任何绿叶,瞧着十分可怕。

  听说,它时不时还会着火呢!

  东边王老爹家里晒的谷子就被那火给点了,烧了好大一片,怎么扑都扑不灭,还是破庙里那机灵的小娃娃去喊了老巫过来才灭了火哩!

  你说的不对,王老爹家离那片林子可远了,怎么还会被火给点到?

  哎哎,这你就不知道了,据说啊,是那枝枝丫丫自己飞了出来!

  啊?天下竟有这样的树吗?你别不是糊弄人吧?

  我糊弄你们干嘛,是西边曹姬家的娃儿亲眼看到的!

  这我就有话说了,曹姬家的娃都失踪多久了,你们说是不是因为这事儿?

  这怎么说得清,曹姬在老巫家门前哭了好久呢。

  ......

  城内纷纷扬扬议论着这两个月发生的怪事,最后越来越多的人下工加入进来,惊悚地发现一切怪异之事都是在那片漆黑的树林出现之后。

  得出了这个结论,哪怕是小城里年纪大的老者都遭不住了。

  若只是生了点火倒也没啥,可自那之后,各家的娃娃都丢了不少哩!还有那进山打柴的樵夫,瞧着也失踪了好些个。

  众人在老者的带领下结成一队,浩浩荡荡朝着东边而去。

  小城东边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间草屋,那里住着淮阴德高望重的老巫。

  平日里大家伙儿有什么事都问他,总能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淮阴,老巫的话比官吏更有用。

  更何况他们楚国的大王也不怎么重视这座小城,官吏来了走走了来,来来我去去十几回,一个都没留住。

  一路上有人看到他们结伴前行,好奇问了声,得知是要去找老巫帮忙也加入了队伍。

  队伍越来越大,经过清溪旁的破庙时,已经有了足足六十人,这已经是相当多的人数了。

  他们动静太大,也惊醒了在破庙里睡觉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