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节(2 / 2)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盂兰盆节的习俗如今福建地区还是保持得比较完整的。

  2、《目连救母》,佛教故事。说目连为了救死去的母亲青提夫人出地狱。他老妈因为贪吃杀了好多动物也不行善就下了地狱,在饿鬼道受苦。佛陀教目连在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唉,爱吃牛肉的老作者,心里有些忐忑。

  3、刘备娶亲《子夜四时歌》,取自95年《三国演义》插曲,歌词出处是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春歌第十首,夏歌第八首,秋歌第十五首和冬歌第一首。全词:“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坐着有话说(比作者有话说好玩)——

  早有预料,太初的初萌动,会使不少读友站在太初身后。

  早上看到一位一直以来都热情留言的书友说要弃文,虽有惆怅,也尊重她的选择,一别两宽。

  这个故事,不过才四分之一处,不算剧透,稍微啰嗦几句。

  爱情,不是因为你够好就会爱你,不是因为你付出多少就会爱你,不是因为你爱了就会爱你。九娘的性格,此时还根本没有考虑过爱情和婚姻。友情、亲情是她目前生活的重心。珍惜当下的时光,把自己活成孟妧,是她的路。理账也好,担忧孟府也好,这是她新人生的体现。除了对阿昉越来越内敛的挂念,她并没有意识到爱慕者的特殊。九娘从不会三心二意,她一旦动了心,全情付出。她一旦死了心,再无牵挂。我的女主,都是这个型。非喜勿入吧。

  身为写作者,我对太初,十分喜爱。在大纲初定的时候,就很爱这个角色。早早确定男主,也是怕自己会犹豫甚至为了违背写作的根本意愿。但是故事进展下去,每个人难免都会有笑有泪有痛有幸福。

  我心中的虐,恐怕和部分书友的定义不同。每一步,都是成长,每一步,都有会收获。

  曾经和先生谈到将来小公举恋爱万一受伤怎么办。先生说:“就看着啊,总有一个人会让她哭,她也总会让别人哭。走过去就好了。”

  千万个平凡的故事,万千日常,浓缩成他们几个少年的画卷。

  我只能说:六郎九娘太初阿昉他们都会好好的。

  life is too is so long. 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54章

  州西瓦子里爆出满堂彩,玉郎班的班头上台团团行了礼,准备敲响开戏的云板。台下不少看客已经大叫起来:“玉郎——玉郎——玉郎——”更传来不少铜钱掷进各个通道上放着的金盆里面叮当作响的声音。

  三楼屋内,被眼神锋利似宝剑出鞘的陈青打量着的九娘落落大方,上前两步,以家礼福了一福:“九娘见过表叔。表叔安康。”

  陈青却问:“上回你落水,被衣服盖着头脸,并未见到我,怎么就认出我了?”

  九娘一怔,她倒真忘了这茬,孟氏九娘的确没有见过陈青。可可可,您妻子说得明明白白,是表叔您要见我啊。这屋里除了您,一个是您儿子,一个是您外甥,还有谁会是表叔?强压下想笑的冲动,九娘心中一动:难道这是陈青要考校自己?

  看看赵栩和陈太初,九娘笑着说:“外甥肖舅,燕王殿下和您五官相似。太初表哥眉眼间的气韵酷似您。再有这个。”

  她伸手指指自己的右侧额头,朗声道:“史官记载,昔日您官拜枢密副使,官家让您敷药去除疤痕。您却说官家既然是根据功劳提拔功臣,从不问您的出身门户,您想留着这个疤痕激励军队,好让天下人知道即使是罪犯,也能报效朝廷为国尽忠。官家因此收回金口玉言。九娘看到这个疤痕,自然知道您就是表叔了。何况——”

  陈青扬了扬眉:“何况什么?”

  九娘俏皮地说:“何况,其实表叔母早说了是表叔您要见我,这屋里——?”

  赵栩起先正在计较为什么陈太初是太初表哥,自己就被叫成燕王殿下。再听她忽然一本正经地吹捧起舅舅来,不由得一呆,她这口气和语气,怎么听起来和福宁殿里苏瞻对娘娘说的话有些相似。但听到她最后一句,实在很难忍着不笑,赶紧握拳抵唇轻咳了几声。连阿予看到舅舅都噤若寒蝉,这胖冬瓜竟敢假模假样开起舅舅的玩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