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都在推波助澜(2 / 2)

  他们比较相信大理寺,可以直达天庭,那就不存在买通一说了。

  只是,胤禛找到了那小厮给受害人下药留下来的药瓶,还有蛊惑他害人的背后之人。

  那小厮本来不怕的,可是那背后之人也被找到了,当下慌了指着那人说是他让自己害人的。

  小厮不过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人,经不起审。

  没怀疑他之前谁都想不到是他,所以他不慌。

  可是直接找到了药瓶和背后的人,他当然是全都说出来了,并且吓得瑟瑟发抖,尿了一地。

  指使小厮害人的人便是和直亲王府上接触的管家,到了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而且,事情发生之前胤禩找过胤褆,胤褆还让人打听了消息,胤禛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康熙自然是震怒,胤褆竟然这般草菅人命陷害兄弟,气的康熙大发雷霆掀了桌上堆成山的折子。

  一个折子打开,上面写着策妄阿拉布坦的人秘密接触沙俄的人……

  李德全把折子捡了起来,递到康熙的桌按前,然后收拾这地上其他的折子。

  康熙看到的时候眼睛闪了闪,当下拟旨让李德全亲自去宣旨。

  胤褆接到圣旨的时候面色很是难看,跪在地上好半天才开口道:

  “儿臣领旨……”

  “直亲王快起来吧,杂家还要回宫复命。”李德全扶着直亲王说道。

  “李公公,皇阿玛何时下的旨?”胤褆站起身,手里拿着圣旨问道。

  “哎,今日万岁爷听了早朝那案子的结果之后,直亲王您……哎!杂家先回宫了。”

  李德全摇了摇头说道。

  心里为直亲王的莽撞叹息,这整的到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惹得皇上不快,才立刻下旨。

  当时李德全可是看到万岁爷有多气愤的,终归是为了争储,不是他一个太监能多说的,只能稍稍提了一句。

  “直亲王还是早做打算……”

  李德全走了之后,胤褆一脚踢到一旁的柱子上,震得那柱子晃了晃。

  “胤禩……”

  胤禩竟然利用自己,竟然说一半瞒一般,竟然是这样的心思?

  胤褆一直把胤禩当成是自己背后的人,毕竟胤禩养在他额娘的宫里。

  没想到他的心思深沉,翅膀硬了,算计胤禛和自己,竟然是想一箭双雕。

  胤禛查下面的人怎么动作会那么快,为什么会在早朝过后说那番话?

  明显就是胤禩透漏了消息,这人想渔翁得利,一个辛者库出身的罪奴所出,竟然妄想?

  胤褆想到手里的圣旨,再想到胤禩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不会放过胤禩的。

  胤褆想要对付胤禩,就要抓住他的弱点。

  胤禩的弱点是谁?良嫔就是胤禩的弱点。

  良嫔在惠妃手下这么多年,惠妃对良嫔的一举一动都掌握着,要对付一个良嫔轻而易举。

  良嫔本来不是辛者库的罪奴,而是内管领阿布鼐女。

  阿布鼐的先辈是草原高贵的觉禅氏出生。

  觉罗氏和觉禅氏是最接近爱新觉罗的姓氏,身份也高贵。

  只因为觉禅氏是天聪年间明朝大臣的后人,没有一开始就归降,所以天聪年间被充入了辛者库世代为奴。

  所以,觉禅氏到后来改了姓氏卫氏。

  辛者库多是罪奴,良嫔的出生不好,其父虽然是内管领阿布鼐,但是就是有人看不起。

  不仅是前朝,后妃也是一样。

  胤褆想要收拾胤禩就要从良嫔的身世出手。

  皇阿玛最痛恨反清复明的人,良嫔作为明朝归降的后人,只要有一丁点儿和反清复明沾上边的,那么胤禩受到的牵连可不小。

  宫里面有谣言,当初前太子妃先后生产乃白莲教所为。

  但是白莲教的人怎么会进得了宫?必然是有内应的。

  而这个内应必然是身份不低,在宫里多年有势力,且低调存在感不高的人。

  良嫔便是那个内应,因为良嫔本就是明朝归降的后裔。

  明朝覆灭之后,归降的人有多少是心不甘情不愿,才会有那么多白莲教的人冒出来?

  两年前,前太子理亲王的腿,再往前五台山一事,京城外的袭击前太子太子妃那一次,全是白莲教所为。

  良嫔若是内应,这就能说的通当初为何查了那么久查不到的原因。

  此事一出,胤禩在廉郡王府的书房里,一个人坐在书桌前黑着一张脸。

  他额娘是白莲教的内应?简直是笑话!

  他额娘若是有那本事,早就在妃位了,而不是等到他快成亲了皇阿玛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封了嫔位。

  可是在他额娘的宫里,搜出了害前太子妃的密信。

  那信就是明珠当初联系白莲教的人的信,上面多了一个署名,便是良嫔的署名。

  是胤褆让惠妃安排在良嫔身边的眼线放到良嫔的宫里,然后不小心让人看到然后大家都知道了。

  他这边刚刚算计了四哥和大哥,马上就有人算计自己。

  胤禩一想都知道是谁,惠妃才有那么快的机会算计自己的额娘。

  肯定是大哥的意思,只怕大哥是知道自己利用了他,四哥没有把事情闹大,只怕是提点了大哥。

  胤禩眼神闪过冷意,四哥才是最可怕的人,不用自己动手就让他自顾不暇了。

  康熙见事情闹成这样,这证据扯了出来,当初前太子妃的事情就不能这么算了,瓜尔佳氏一族也不会善罢甘休。

  可康熙知道此事是明珠所为,现在却扯上了良嫔,还从良嫔的宫里搜出了证据。

  最关键的是还有人证冒出来说那信就是良嫔联系白莲教的人害了前太子妃。

  理亲王本以为此事就这般算了,没想到现在又闹出来,本想揭过的事情到了这一步当然不会如胤褆的意思了。

  胤褆想利用这件事情得利,再次闹出来戳自己和瓜尔佳殊兰的心窝子,经过他的同意了吗?

  于是,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各方势力都在推波助澜。

  除了胤禛和胤禩。

  胤禩开始是想压下去,闹得越大对他越不利,舆论会要了一个人的命,他额娘经受不起。

  胤禛则是没有理会,与他无关,则是大哥打算对付八弟的手脚。

  只是德妃这时候不知道是脑子抽了还是怎么的,也跳出来了。

  胤禛对十四从底层做起的事情表示支持,在德妃眼里成了不作为,不愿意为十四打算。

  所以,德妃在知道有人对胤禛出手,陷害胤禛的时候,跳出来了。

  事情都已经定案了,火锅店都开始正常营业了,影响还是会有的。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相信火锅店的信誉问题的,雍亲王的店里没必要放有毒的东西砸了自己的招牌。

  多数人想着火锅店是被人陷害的,何况那小厮已经伏法,这是受害人家内里的问题,连累了火锅店。

  可是火锅店才刚刚营业几日,竟然又有谣言传了出来。

  德妃让人散播谣言,说火锅店里的内幕很多,只是不想让人闹事才让人私下毒害了那个供应商。

  因为合同的问题,火锅店不近人情,不懂通融,五年的合约到了说不给提供底料就不提供,毕竟合作了这些年,太不近人情了。

  那合作商本打算暂时不续约的,结果火锅店恼羞成怒让人买通了小厮下毒害了那供应商,然后推卸责任推到小厮头上。

  那小厮不过一个下人怎么敢谋害人?

  本来平息的命案再次闹得沸沸扬扬的,加上宫里面良嫔的事情,胤禩私下放出谣言,说有人陷害良嫔。

  胤禩查了关宝宝,自然知道关宝宝身边的人,那薛嬷嬷离开了,然后找不到人了。

  胤禩想到此事是四哥提醒大哥才会有这些后续,当下把薛嬷嬷设定为白莲教的人,歪打正着的说了出去。

  然后雍郡王府窝藏白莲教的余孽,草菅人命,一时间胤禛自顾不暇。

  德妃也趁机说那关氏身边确实有这样一个人,她当初怀疑关宝宝身边有神医。

  想到胤禛之前似乎有大张旗鼓的找神医,这时候闹出一个失踪的薛嬷嬷,那么薛嬷嬷就是神医,说不定就是外面传的白莲教的人。

  胤禩见着德妃冒头冷笑,德妃就是个蠢的,四哥有这么一个额娘真的还是挺悲哀的,胤禩也有怀疑,怎么会有德妃这样的额娘?

  于是便命人去查德妃,这不查还好,一查那包衣的动向竟然又隐隐有冒头的迹象。

  胤禩心里有了计较,蛇打七寸,得招招致命,皇阿玛可是痛恨包衣奴才互通消息的。

  事情到了现在,流言的动向让人揣测,那宫里面前太子妃的遭遇说不得并非良嫔而是雍亲王府里面的手笔。

  当初包衣事件闹得那么大,未必没有德妃的手笔。

  德妃和胤禛里应外合谋害太子妃,利用包衣传消息,加上那个失踪的嬷嬷很可疑。

  这太多的不利消息,费德兴一家担心的不行,薛嬷嬷这人本来就是白莲教的人呢,真的查起来于雍亲王不利。

  还有宫里面的谣言,传四爷害前太子妃,为的就是不让前太子有嫡出,因为弘晖是康熙第一个嫡出的皇孙,这就能说明动机。

  雍亲王的心计很深,一直站在前太子身后,实际心思深沉,谋算过人。

  加上当初前太子差点害的雍亲王救治不急没了性命,竟然还帮着前太子说话,这心也太白莲花了一些,明显是不错正常。

  却原来雍亲王有心皇位,那十三和十四打架说不定也是雍亲王指使的。

  太子的腿说不得也是雍亲王背地里的手笔。

  事情越演越烈,直接把所有冒头对向了胤禛,这里面胤禩的功劳不小。

  康熙听到这些并没有站出来说话,此时闹成这样,康熙也想看看胤禛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