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偏执太子的掌心娇第52节(2 / 2)


  “时漪。”他声音嘶哑不堪,凌厉眼中抑着一闪而过的脆弱。

  原来,荒芜尽头不是深渊,是绚烂盛大的美好。

  第57章

  三日后,新年初四。

  再过月余,凉州的冰雪便要开始逐渐笑容,春播近在眼前。因提前准备,知州府衙已经在陈羹年的带领下,渐渐走向正轨。

  春拨所需的种子,早在年前就已暗中大批量从临川、微州、汴州等地买入凉州,放在地窖中储备好,待春雪融尽,就可以下地播种。

  眼下的苍梧,旱情过后百废俱兴,在银子充足的情况下,最不缺的就是能吃苦的平民百姓,只要今年收成能稳住,以及花鹤玉和陈羹年计划中的引水水渠修建成功,往后就不必担心旱情导致的缺水。

  花府宅院的议事厅里,隔着一道花鸟刺绣屏风,慕时漪坐在屏风后,桌案上放着山栀端来的温热牛乳,她手中拿着刚出炉的点心正小口小口咬着。

  花鹤玉和陈羹年等人在前厅商议修建沟渠引水之事,因隔着屏风,慕时漪能清楚听见他们的交谈声,也不用担心,偶尔有下属汇报消息来来去去,会冲撞到她。

  在这之前凉州因为年年常有的大小旱情,导致每年稻谷产量,全靠老天爷是否赏饭吃。

  其实凉州水源并不紧缺,在其境内坐落在伏雁岭山脉中,数座高山山峰一年中有半数时间都是冰雪冻结,等盛夏融雪时,只要能修建沟渠收集雪山上夏日融化的水源,日后稻田灌溉畜牧用水,就不用再愁。

  这事说来轻巧,却在这百年间从未有人成功过,也少有人敢提出这般疯狂措施,因为除了人力物力之外,需要的还有恐怖的财力支援。

  花鹤玉修长指尖点在凉州的舆图上,他轻点某处山脉的位置,深黑眼眸透着常人难以睥睨的魄力:“沟渠从伏雁岭青虞峰脚下开始,从高往低,可以做成阶梯状往下递水。”

  “蓄水、引水……”他声音看似平淡,每一个字出口却是格外的清晰有力。

  陈羹年依旧担心钱的问题,这十年间他从小小知县做起,每日一睁眼面对的就是钱的问题,他真的是穷怕了。

  “殿下,修建沟渠引水,这可能是数十年的浩大工程,以凉州目前的财力和经济状况,就算我们之前有在官吏家中劫富济贫,但那些银钱都投到沟渠修建上,以长远来看依旧是聊胜于无。”

  随着陈羹年话落,议事厅内气氛微微一凝。

  这时候,屏风那头坐着的慕时漪悄然放下手中茶盏:“殿下,我有一法子,就不知你们觉得是否可行。”

  花鹤玉修长手指握着朱笔,骨节分明,唇角压着淡笑,漆黑眸光隔着屏风遮挡,似乎依旧落在了慕时漪声音。

  他声音浅浅的透着一丝暗沉:“夫人向来聪慧,不妨说来听听。”

  慕时漪漂亮乌眸闪了闪:“殿下应该得了消息,之前逃离凉州的那些富商,官吏已有许多人陆续回到凉州。”

  “毕竟在大燕孝道中讲究落叶归根,他们就算是走得再远,等凉州安定后也要回来的。”

  她声音慢悠悠道:“不如等他们回凉州后,殿下让人出面和他们谈生意。”

  “日后想要在凉州做生意可以,那就银钱往来中但凡经过凉州周转的货物都出一笔“水利钱”,按照月租的方式收取,我们出人力,他们出钱,若是不愿意,那也大可离开凉州往别处谋生。”

  说到这,慕时漪笑盈盈道:“总归不是刀剑逼人脖子上,强迫人的生意,我们可都是正经人。”

  “日后那些沟渠也是造福百姓的,沟渠上用的石头可可以刻字许愿,哪家哪户哪个酒楼饭馆店铺捐了多少钱,都刻在上头,算作给子孙观摩的功德。”

  随着慕时漪话音落下,整个议事厅里惊得落针可闻。

  除了花鹤玉外,所有人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夫人最近的行事作风,怎么比太子殿下更加的手段狠辣。

  而且这一出出的计谋,简直软得硬的都把人心抓得死死的,这是真的成了,这钱日后至少不缺,等别留和东胡打下来后,多少生意往来要在凉州周转。

  而且这项举措,也只正对那些出得起银钱的富贵人家,寻常百姓自然不需要出的。

  陈羹年笑着拍了拍花鹤玉的肩膀:“殿下这娶妻的眼光,为师不得不佩服。”

  花鹤玉但笑不语,眼中是深深骄傲。

  *

  比起凉州城这一年的热闹,远在大燕南部的堰都这一年,就显得格外的冷清了。

  宫中帝王已经昏迷不醒,太后虽垂帘听政,但是毕竟帝王没死,她也不好热闹大办。

  腊八那日,宫中赐了腊八粥后便没了动静。

  从陛下昏迷至今,满打满算也有四个月了,这期间虽有醒来几次,但每每有忠心大臣往太后宫中递折子的时候,帝王又继续昏睡,如何也叫不醒。

  在年初六日,宫中传出了一件“天大的喜事”

  深夜,长乐宫中。

  隔着低垂的画帘和纱帐,太后遥遥端坐在座椅上,下头恭恭敬敬站着数十位被临时宣进宫中的大臣。

  纱影朦胧伴这昏黄的烛火,他们只能略略能窥得太后朦朦胧胧的身影。

  “不知娘娘深夜把臣等人宣进宫中,可是为了何事?”最先开口说话的是当朝御史。

  太后沙哑疲惫的声音从低垂的画帘后头传出:“哀家昨日一夜未睡,纵爱卿可知哀家是为了何事?”

  “臣等不知。”

  宋太后继续说:“这事说来的也是好事,可畏是祖宗显灵了。”

  “皇帝昏迷前,他一位极为宠爱的妃子就在昨夜宣了御医,御医诊治那位宠妃竟有了四个月的生孕,你们说这是不是好事呢?”

  随着太后话音落下,太和殿内所有人眼中露出惊色,半数人神色微变,最先开口的御使更是面色铁青,但永安宫中没有人敢说话,谁都不愿意当触怒太后娘娘从出头鸟。

  毕竟这四个月时间,太后以铁血手段清扫了朝中不少阻碍,当初就连御史言官们集体跪在太和殿的玉阶上,以死明志也没有丝毫让宋太后软心片刻。

  半晌,殿中有人出声:“太后娘娘说得没错,的确是好事,能在新岁被太医诊出四个月的喜脉,看来天生就是带福气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