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章谁把名将填边关(求订阅)(2 / 2)


  请客的还没到,高柄已经带着王禀提前赶到,大喇喇坐在一旁。

  王禀不常来这种地方,闻着弥漫的脂粉香气,竟然也会脸红:“高三哥,我们帮了少宰这么点忙,还劳烦他亲自设宴,是不是有些过了。”

  轩室内烧着地龙,高柄脱去大氅,满不在乎地说道:“你这是沾了我的光,我和少宰是什么关系,那是过命的交情,你知道的吧?”

  王禀没好气地说道:“知道,校场把你打了一顿,一个月没下床嘛,这是东京汴梁都知道。”

  高柄老脸一红,笑骂道:“那叫不打不相识,后来我跟着少宰,平定江南方腊,方腊是什么人?那可是百年不出一个的逆贼,头上反骨已经长出角来了。

  若非我与少宰联手,但凡少一个,都绝难将此贼扑灭。”

  王禀懒得搭理他,不一会门被推开,杨霖懒洋洋的进来,身后跟着的陆谦手里提着一壶酒。

  “坐。”看到两个人都站起身来,杨霖自觉来到上首,坐下之后压了压手,笑道:“这一回是我设宴答谢你们,咱么不拘官职,但称兄弟。”

  酒菜早就已经上齐,高柄站起身倒了一杯酒,端到杨霖跟前说道:“少宰,前番送聘的队伍如此壮观,轰动了汴梁城,不愧是少宰的手笔,下官恭贺少宰抱得美人归。”

  杨霖一饮而尽,笑道:“若非有衙内帮忙,再多的聘礼也无处送,来,我给你敬一杯。”

  “使不得、使不得!”高柄笑的眉开眼笑,挥着手推辞。

  王禀在一旁看得咋舌,原来高三哥没有吹牛,他和杨少宰关系当真是不错。

  酒过三巡,杨霖突然停著,笑道:“朝廷在西南重新招募兵马,欲取大理三十六夷民,组建一寨军马。然后在西北,以秦凤军为基础,广募羌人、蒙古人、回鹘人...建一支重骑兵。”

  王禀神色激动,忍不住打断道:“莫不是要对吐蕃用兵?”

  杨霖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果然不愧是未来的名将,一点就透,再看旁边的高衙内...

  “衙内,我准备保举去前去报效大宋,你看怎么样?”

  高柄如同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弓着身子跳将起来,吐蕃?那里可是连喘气都难的不毛之地。

  “少宰明鉴,我上有老母,不便远行。”

  杨霖撇着嘴道:“高太尉府上,奴仆如云,还用不着你在跟前伺候。再说了,你出去建功立业,你爹娘指不定多么高兴呢。”

  高柄苦笑道:“实不相瞒,我有痔疮,不能穿重甲骑马。堕了大宋军威,可就罪业深重了,还是留在汴梁做一个禁军指挥使吧。”

  这边百般推辞,旁边的王禀却坐不住了,突然站起身来,抱拳道:“少宰,我...”

  高柄马上反应过来,搂着他的肩膀道:“着哇,少宰,王禀可以去,他弓马娴熟,两百步外箭无虚发,一杆长枪在禁军罕逢敌手。”

  这本来就是杨霖的意思,再好的苗子,待在禁军也能给养废了。

  历史上王禀也是去到西军,才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后来童贯卖了整个京西西路,带兵逃走之后,留下他做副都总管,统领宣抚司兵守太原。

  王禀靠着这些残兵败将,死守太原,久攻不下的宗翰驰赴河南与东路军会合,行至泽州接到宋钦宗割让太原等三镇的消息,即返回受降。

  王禀拒绝接受怯懦圣旨,拒不投降,金兵使用“鹅车”狂攻,糠秕充饥的守城军民舍命抵抗了四个多月,最终粮食耗尽,金兵才攻破城门。

  王禀背负宋太宗的画像突围,身负重伤后投汾河自尽。暴怒的金兵纵马把王禀遗体踏成肉泥,太原也被金兵屠戮一空。

  如今西夏亡了,王禀自然也不能在西北的战场磨炼成长,杨霖有意调他到西北准备讨伐吐蕃。

  金朝已经提前立国,杨霖也慢慢开始了自己的部署,一些有机会独当一面的将才,必须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历练了。

  若是等到胡马南下,在炼狱一般的修罗战场临场练兵,不知道要做多少的牺牲,才能换来几个名将。

  王禀、宗泽、韩世忠、方七佛...这些自己发掘或者史书留名的将才,都被他慢慢安插到了边关,并提供给他们尽可能优渥的待遇。

  杨霖心中暗笑,自己刚才故意说是让高衙内去,本就是引出这个话头。

  没想到王禀自己站了出来,果然不愧是马帅王禀。

  可惜的是,这样的虎将,也被施耐庵那厮在水浒里丑化成了抢夺战功、谗言惑主的奸臣。

  “王禀,你若是想去,本官也愿意在官家面前保举你。不过此去西北,还须得靠自己的真本事,杀出一个功名来才好。”

  “末将必不负少宰举荐之恩!”

  ----

  PS这段不要钱:九月超额完成预期,距离精品还差三百个,兄弟们订阅哈,马上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