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章(2 / 2)


  我对这个人一直有点警惕,他刚才那个爬行的姿势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

  终于停车了,我和季风每个人拿着一只手电筒,跳下来。

  山上更冷了。土路两边荒草丛生,稀稀拉拉长着一些叫不出名的矮树,只剩下干枯的枝杈。四周有一股纸灰的味道。

  古墓在哪儿?

  我走近那个当地人,让他带我们去找。他听不懂。

  我拉起他粗糙的手,朝旁边的草丛里走,他一下就甩开了。这一甩才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农民的力道。毫无疑问,他明白我的意思,借着车灯的光,我发现他的双眼里射出惊恐的光。接着,他连连摆手,嘀咕着当地话,强烈拒绝了我的要求,似乎踏进旁边的草丛有什么忌讳。

  没办法,我和季风就走进了草丛,触目便是一个黑洞洞的墓洞,上面覆盖着密匝匝的荒草,更像一个陷阱,不小心就会摔下去。

  我用手电筒朝里照了照,跟井似的,墓洞底的黄土上,竟然有一个残缺不全的瓦罐。

  继续朝前走,我发现三步一个墓洞,五步一块尸骨,阴森可怖。

  尽管如此,我依然不理解刚才那个当地人的反应。按理说,他从小就生活在这一带,对这些古墓应该麻木了,为什么还那么害怕呢?

  我紧紧抓住季风的手,生怕她一脚踏空,掉进哪个墓洞里。我们没有铁锹,万一有人掉进去,引起塌方,救都来不及,等于活埋了。

  我们在古墓上慢慢地行走,一直没找到刘明久所说的系着白布的树。

  我回头对季风说:“现在害怕吗?”

  她笑了笑说:“不怕,真的好像来做客一样。只是这里太静了,没有人接待我们。”

  她的话音未落,突然在荒野里响起一个尖利而古怪的声音:“都在地下呢!!!”

  季风被吓得叫了一声,我也抖了一下,本能地举起手电筒,照在前面一个人的脸上——肤色白皙,两只圆眼睛,尖鼻子,小嘴,周围的胡子乱七八糟——正是那个当地人!

  第87章 深入古墓

  那个当地人说完那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后退一步,“扑通”一声就跳进了一个黑洞洞的墓洞里。

  季风拽了拽我,要跑回车里去,我却死死拉住了她,没有动弹。

  我在紧急地思考。

  这个人不是一直跟着司机留在山路上吗?他怎么突然绕到我们前面来了?

  他不是只会讲当地话吗?尽管这句“都在地下呢”也不算是普通话,但是说得清清楚楚,字正腔圆,谁都听得懂!

  他是谁?

  我们在山路上只遇到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就是他?

  他为什么出没在这片古墓里?

  我慢慢走到那个墓洞的边缘,用手电筒朝里照了照,这个墓洞纵向大约有四五米深,底部有一个横向的深洞。

  我怀疑,地下的墓道是相通的,过一会儿,说不定他就从哪个墓洞里冒出来了

  我对季风说:“我们先回车上吧,明天白天再来。”

  然后,我拉着她小心地躲过一个个墓洞,走到了山路上。

  司机在抽烟。他已经把车熄火了,只看到一个烟头在黑暗中闪烁。

  来到山路上之后,我依然提心吊胆,总觉得脚下有深坑。我有一个战友,他在南疆打过仗,敌人最擅长埋地雷,每走一步都可能被炸上天。直到他从前线撤下来,退伍回家,走在柏油路上,仍然不放心,总觉得一脚踩下去就会爆炸……现在,我理解他的感受了。

  我在距离抽烟人几米远的地方停下来,一边细细观望他的脸一边问:“谁?”——在这个地方我谁都不相信了。

  司机踩灭烟头,说:“我。”

  是我们的司机。

  我四下看看,问:“那个当地人呢?”

  司机说:“刚才他突然走掉了。我想着,反正下山的路我也找得着,就由他去了。我们走吗?”

  我说:“走,去门沟村。”

  我们摸黑找到了门沟村,找到了那个读者刘明久家。

  那对老夫妻听说我们是他儿子请来的,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发现,其实这里的人能听懂普通话。刘明久的父母讲的当地话,我基本也能听懂。也就是说,我们在山路上遇到的那个引路人,他很可能是在伪装。

  我让司机开车回李渠镇了。

  吃了点东西,刘明久的父母把我们带进了一孔窑洞,土炕热乎乎的。墙壁上贴着老旧的毛主席画像,老人家笑得热乎乎的。

  我和季风围着被子坐在土炕上,一直在谈论那个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当地人。季风不怕古墓,不过她对这个在古墓里钻来钻去的人很恐惧。

  她说:“我一直在想,他跳进墓洞之后去了哪里?”

  我说:“我怀疑此人一直生活在地下,整天就在墓道里钻来钻去。那些古墓就是他的家。”

  她很理性地说:“那他是干什么的呢?”

  我说:“也许是盗墓贼吧。”

  水缸后传来一阵鬼祟的声音,季风马上竖起了耳朵:“什么东西?”

  我说:“是老鼠。”

  她低声说了一句令我汗毛竖立的话:“你没发现吗,那个人长得就像……一只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