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节(2 / 2)


  他弯腰将退位了的五十二皇子抱起来,道:“五十二皇子还小,请容我先将他送回寝宫。”

  他抱着这个孩子缓缓往前走,满殿甲士,竟无人敢拦他。金属摩擦声一阵阵,兵士们闪身,密集的人群便生生给他让出了一条路来。

  只忽有人喝道;“牛贵!徐振、李九头和钱耀祖三贼何在?“

  京中权宦九人,八虎一狼。

  一狼可抵八虎,指的便是提督监察院事牛贵。

  八虎中,马迎春在湖广为襄王府斩杀,冯蛮蛮在山西为代王府斩杀,樊三和王树成在景顺帝殡天时为张忠等人所杀,张忠今日为牛贵所杀。昔日威风凛凛的八虎如今就只剩下徐振、李九头和钱耀祖三个人。

  牛贵漫不经心地道:“不知道,大概逃了吧。”

  旁人喝道:“牛贵,你身为监察院都督,如何不将此三贼一并正法!”

  牛贵停下了脚步,缓缓转过身来。他目光投过去,说话的阁老也不禁后退了一步。

  牛贵这一生,为景顺帝杀了太多人,死在他手里的阁老都有八九位之多。他的名声何止是止小儿夜啼,便是阁老们听了,都后背发凉。

  这个阉人缓缓道:“因为,没有人给我下命令。”

  “我奉天子之命提督监察院事。”

  “我只听天子一人的命令。”

  “若想给我下命令,便先选出一位天子再说。”

  满殿的雄壮男人,此时都为一个无根之人的气势所摄。大殿里雅雀无声,没人敢反驳他,或批判他。

  纵然有人心里想,此时大军汇集,比起来牛贵的三千锦衣番子其实也算不了什么,也来不及调动天子亲军。可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指着牛贵喊一声“奸宦休走!速来伏诛!”。

  牛贵便抱着怀中的五十二皇子,施施然走出了大殿。

  望着他的背影,襄王、代王和赵王都情不自禁地想:我若为帝,定要此人效忠!

  而人群中,跟在赵烺身侧的霍决,从始到终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牛贵。

  他所受到的震撼,尤甚过大殿中的任何人!

  他曾对小安放言说要做牛贵。可直至今日,他才真正见识了牛贵的可畏。

  这决不是马迎春之流能比的。

  这是,站在了权势顶端,智计权谋、果敢勇气都可睥睨世人,能够以自己的手搅动最上层风云变幻的人!

  纵不是男人,却能令满殿男人失声、震颤。

  这就是,权阉。

  霍决感到胸腔里那颗冰冷的心,熊熊地燃烧起来。此时此刻,他看到了路。

  他想走的这条路,注定鲜血染道,注定尸骨累累,可那路的尽头,散发着权力的芬芳。

  如此诱人。

  大殿之中安静了片刻,在众人的怔愣中,襄王忽地走上前去,俯身将玉玺小心抱了起来。

  代王、赵王回过神来,都在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代王更是喝了一声:“襄王兄!你做甚!”

  襄王恍若未闻,捧着玉玺一步步向前,踏上丹陛玉阶,郑重地将代表着天子之权的传国玉玺放在了御案之上。而后转过身来,高高地站在那里,抬起双手,虚虚地向下按了按。

  按下了本来就不存在的噪声。

  姜终究还是老的辣。

  襄王往那里一站,便站在了主导的位子上。

  “各位王弟,阁老,诸君。”襄王朗声道,“我等今日至此,原是为正国本、扶社稷。如今,幸五十二弟深明大义,退位让嫡。但乱国贼子张忠虽已伏诛,还有三贼在逃。先帝大行之因亦未查明。此一桩桩、一件件,都迫如燃眉。孤身为嫡长,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得先担起这主事之责。”

  “陈阁老,速发动五城兵马司,缉拿三贼。”

  “常指挥使,收编禁卫,接手宫城防务。”

  “王弟们,稍安勿躁,待牛都督安置了五十二弟,我们再与他会晤,一同查明父皇仙去的原因。”

  湖广都指挥使常喜大声领命。

  阁老们略犹豫一下,以首辅陈阁老为首,都叉手:“遵襄王命。”

  赵王冷眼看着。代王气得脸黑得像锅底!

  襄王实在身份上占着很大的一个便宜——自先太子薨逝,潞王带着一众兄弟作死后,嫡出的皇子就只剩下襄王和代王两个了。

  比起刚过而立之年的代王,襄王足足长了近二十岁。

  他自称一声“嫡长”,实在无懈可击。

  赵烺和霍决看着丹陛玉阶上那负手而立的胖胖身影,都微微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转瞬即逝的笑。

  第70章

  突然这么多队伍入了京,京城百姓惶惶,俱都关门闭户,昔日繁华的街上突然变得十分萧条。只有五城兵马司的兵士,一队一队地挨家挨户地搜查。

  而皇城禁中,如今泰升帝自愿退位了,宫里没有流血见刀兵,气氛便轻松了许多。

  阁老们更是盘算着,这事最好能坐下说,坐着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