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章(1 / 2)





  这个消息传来,燕京城内自然是欣喜一片,当今天子大喜,将宁王召回京内,同时开始论功行赏,封赏众将领。

  九皇子因未成年,虽则也在边塞立了大功,可是到底不曾先行封王,是以皇上只赏赐了黄金千两,并夸赞了一番。至于宁王,则是食邑增加五千户——比起他属下的那些动辄封赏万户侯的将领来,这个封赏也是不疼不痒。

  他的属下,大小封侯者众多,就连九皇子的伴读顾松,虽则不曾封侯,也封了一个正四品壮武将军的位置呢。

  不过于九皇子和宁王而言,封侯封赏这都不会放在心上,五千户三千户,甚至不封什么,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今由于这次的羌国归降,龙颜大悦,把这四皇子和九皇子都大大夸赞了一番,直说朕有皇子十七个,唯独九皇子最像朕了。

  这话一出,顿时有人脸都绿了。

  其实九皇子和宁王如今的风光,自然早有人不自在了,坐在椅子上,都觉得烫屁股,浑身的不自在。

  那个人就是当今太子。

  当年他设法推波助澜,将这四皇子派到了边塞之地和穷凶极恶的羌人纠缠争斗,那是他当初下的一步好棋。

  没想到时过境迁,这个当初让他洋洋得意的好棋竟然犹如翻转了他的局面。

  作为一国太子,看着父皇夸赞其他不是太子的儿子,他心里能是什么滋味?

  相比较太子的不安,九皇子却笑得胸有成竹,他知道自己和四皇兄的得意,将亲手推动太子殿下走向那个永世不得翻身的深渊。

  一席庆功宴结束,九皇子随同宁王回宁王府去。

  宁王一身云龙纹玄袍,刚强的铁面一丝不苟,目光凛冽桀骜,挺拔的身姿大步走进宁王府的大门。

  前来迎接的宁王妃带领一众人等,恭敬地跪在那里。

  对于数年不见的王妃,宁王并没多看一眼,只是淡淡地道:“王妃辛苦了。”

  这话一出,宁王妃眼中的泪几乎要掉下来。

  嫁过来八年,宁王戎守边塞七年,这七年的苦楚,谁能明了其中滋味。

  她都二十四岁了,和她同龄的手帕之交,都是儿女成群了,她却孤零零地守在这宁王府中,看不到任何盼头,守着活寡。

  如今总算是宁王回来了。

  宁王妃抬眸,殷切地望向自己的夫君。

  可是宁王这个人,或许是沙场的征战早已冷硬了他的心,他愣是连看都没多看一眼宁王妃,便金刀大马地迈步,进入了王府内。

  九皇子面若冠玉,俊美绝伦,黑眸清冷的犹如千年寒玉一般,风姿卓绝,紧随在宁王之后步入了王府。

  宁王妃在这么一刻,有几分尴尬和落寞,她难堪地咽下那种隐隐的耻辱感,忙带领众管家仆妇,紧随在九皇子之后迈入。

  花厅内,宁王和九皇子各自占据一处。

  宁王皱眉沉思了很久,忽然肃声道:“永湛,你现在十三岁了吧?”

  尽管面前是自己最为敬重的皇兄,九皇子依然惜墨如金:“是。”

  宁王目光深邃,皱眉道:“你也不小了,也该物色下了。”

  九皇子闻言,神情微顿:“皇兄,至少等到明年吧。”

  如今正是春夏交际,等到了今年深冬,会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之后,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到时候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对付那个让他焦躁得不知道该如何去使力的小东西。

  宁王微皱眉。

  或许是多年戎守边关的缘故,尽管宁王和九皇子五官极像,可是那五官在九皇子而言就是清冷的贵气和俊美,在宁王而言,却生生透着一股子粗犷和暴戾的味道。

  他如今皱眉,不敢苟同地望着自己的弟弟:“你长大了,身边也该放个人。”

  九皇子听到这话,若有所悟,知道这必然是皇兄已经知道了那早上的事儿,他眸中陡然浮现不悦,硬声道:“不必。”

  宁王凝视着九皇子,却是忽然笑了下,那笑里带着一点包容和无奈,柔化了他冷硬的面容:“你也不必觉得难堪,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笑望着九皇子别过脸去,却敏锐地捕捉到九皇子耳根一点可疑的红痕,于是他之前萧杀的心情顿时变得好起来。

  “永湛,这说明你长大了。当年皇兄也是差不多你这个年纪,当时皇兄房中收了几个。你必须明白,不经历这种事,就不算是真正的男人。”

  九皇子闻言,清冷而固执地道:“皇兄,真得不必。”

  宁王挑眉:“我是怕你憋坏。”

  九皇子冷淡地扫了宁王一眼,面无表情地道:“皇兄,我觉得有这功夫,你还是操心下自己吧。”

  说完这个,他起身。

  其实本来他还有重要的公事要和皇兄谈的。

  但是现在,算了,改天吧。

  ☆、第49章 九皇子的婢女

  三太太还未曾来得及细细追问阿宴关于平溪公主的事儿了,那边又忽然传来消息,说是顾松被封为正四品壮武将军了。

  听到这个消息,三太太那自然是喜得都不敢相信。虽说之前就盘算着顾松跟随了九皇子去边疆,也是有了战功,总也该有点封赏,可这事儿一直悬着,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如今羌人降伏,宁王归京,天子龙心大悦,将有功之人封了个遍,于是顾松也封了个正四品将军!

  虽说燕京城里扔下一块砖能够砸死三个官儿,可是那些官衔没落到自己家谁也眼馋。如今顾松说起来也不过二十郎当岁,刚过弱冠之年而已,就有了不小的这份功名。他这以后的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