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5节(1 / 2)





  这一天晚上, 青雀几乎是同手同脚走出去的。

  次日起来陆锦惜也不问这件事,用过了早饭,差人去哥儿姐儿那边问过了一遍,便让白出去打听打听外面的消息, 尤其是朝上的。

  接着自己却进了书房, 将薛况的卷宗都翻出来看。

  当初她没觉得这卷宗有什么问题, 即便是看到那耶扎六次从薛况手中逃走, 也都没往深了怀疑。可当她再一次翻开卷宗, 注意到这些细节时,心里某些东西,便慢慢地串在了一起。

  越看, 越是发冷。

  才翻了三五卷, 她竟然就不很翻得下去了。

  永宁长公主问卷宗时的那句异样的话, 与方少行在宫门前对匈奴使臣霍尔顿说的那一句“薛况没追, 放了你一条狗命”,皆在耳旁回荡。

  陆锦惜忽然觉得很可怕。

  不仅是这卷宗背后不知是黑是白的真相, 更为自己此刻凭空的猜忌,和这猜忌所代表的东西……

  没起猜疑时, 她一心以为薛况是个大英雄。

  所以即便看了这卷宗, 察觉出某些不对劲的地方, 都下意识地忽略了过去。不觉得薛况有问题,反而怀疑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辱没了英雄。

  起了猜疑后, 她老觉得薛况有什么问题。

  所以重新翻看这卷宗时, 只觉得原本正常的细节都浸在一种无穷尽的诡谲之中,犹如藏在阴云中的鬼怪,变化莫测,又充满了危险。竟然是看哪里,哪里都不对劲。

  那么,永宁长公主是怎么看这一份卷宗的?

  这成箱的卷宗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汇聚起来的?

  或者说,到底是谁将它们收集起来,又有多少人从头看到了尾,看到之后心里产生的又是怎样的想法?

  是信任,还是猜疑?

  陆锦惜竟完全想不透。

  她只知道,如果就连自己都无法从这样的谜团之中挣脱,甚至前后两次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对同样的卷宗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那么,旁人呢?

  全天下理智的人有几个?

  在合上卷宗的一瞬间,陆锦惜只有一种说不出的茫然:这一位本应该形象简单、无可置疑的武威镇国大将军薛况,竟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其真实的面目,笼罩在这一片卷宗的阴云中。

  细细想起来,既让人好奇,又让人生出一种隐约的胆寒。

  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人,也完全无法从这个人的性情上进行推断,陆锦惜压着卷宗,想了很久,终于决定不再去看。

  在所知不够的情况下看这些东西,没有任何意义。

  或许,根本就是一出“罗生门”。

  “还是看看别的吧。”

  她自语了一声,终于将这些卷宗都放到了一旁去,然后取过了桌案一角放着的账册。一侧是府里的,一侧是她自己的。

  这时候,她拿的是后者。

  一本挺厚实的账册,看着已经很陈旧了。

  大约是因为翻阅过多,所以边角上都已经起了毛。但陆锦惜没有介意,只是翻开来,重新仔细地看了看。

  这就是陆氏自己的账册了。

  她当初嫁进将军府,又是皇上赐婚,嫁妆当然丰厚。进了将军府之后,薛况功勋卓著,她加了一品诰命夫人,时常有宫里的赏赐下来。大多数时候,薛况的那一份赏赐,也有大半给了她。

  从这一点上讲,若仅仅是名义上的婚姻,薛况面子功夫算做够了。

  所以说,陆氏本应该很有钱。

  只是她自己不善经营,连控制开销都不大会,用自己的体己钱不贴了家用的时候不少,且管不住下面人,有些账目就成了追不回的坏账。

  最终,留在账上的钱已经不是很多。

  对陆锦惜,说对如今世上任何一名诰命夫人而言,有这些钱,俭省些过日子,小十年应该是能过下来的。

  可她毕竟不是什么俭省的人。

  能吃得苦,可天性就是爱享受。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好些,何必受苦?

  而她,恰好有这能力。

  前阵子她已经翻着陆氏的账本前前后后算过了好几次,也借着出门的机会四处走看过,甚至看了不少的杂书,可最终不知道应该拿这笔钱去干什么。

  银号吧,一没势力,来钱还慢。

  在这年代搞金融,不成当然没得说,可成了多半也是个沈万三,划不来。

  贩盐茶吧,这玩意儿不是日积月累上不来。

  陆氏这钱在后宅看着是不少了,可真要跟江浙那一带的大商人们比起来,也就算个九牛一毛了。

  扔进运河里,只怕都漂不出几朵水花。

  其他的实业类的东西,做起来太累,可行性也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