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节(2 / 2)


  倒霉的小将和倒霉的老将,到底有没有,陆锦惜当然也不知道。

  但为了故事好听,就当是有吧。

  她瞎掰之余,抬头一看:薛迟跟罗定方都听得很认真,即便知道后来是薛况赢了,现在也屏住了呼吸,紧张得不行。

  看来,讲故事也是套路好啊。

  心里感叹一句,陆锦惜也就继续讲了下去。

  下面的剧情,几乎没有悬念。

  冷眼旁观了许久的薛况,终于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只言道:“薛某请战,愿斩伊坤头颅,献于帐下。”

  那些人对他本就颇有微词,此刻见他请战,便有大半讥讽起来。

  甚至有人强烈地表达着反对,以为薛况会让大夏丢脸。

  “但此时此刻,云州城已是情势危急,需要上下一心,才能抵御强敌。”

  “那守城的将领,也算是半个英雄。当下只说大将军出身将门,虎父无犬子,且让他试上一试。于是教酾热酒,欲让大将军饮了,再上马出战。”

  “可大将军却并不饮,只让将酒盏放下,自叫开了城门,出去迎战。”

  说到这里,两个小孩子,已经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了,仿佛怕错过她脸上一个表情,错过她说出来的半句话。

  陆锦惜忍不住微笑起来。

  “城门一开,便是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云州城上下将士尽失惊,那将领刚开口,要叫人打探此战的情况,哪里想到,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大将军已提着那伊坤的人头,掷在了雪地上。”

  “那时候,浊酒尚温。”

  “他这才下了马,在满地的寂静里,把那一盏酒端了,一饮而尽……”

  说到末尾,这几句里已经带着几分咏叹腔调。

  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英雄,当配烈酒!

  《三国》里只写了关羽斩了华雄人头回来,“其酒尚温”,陆锦惜却添了薛况斩了伊坤人头回来,一饮烈酒的场面。

  想想,若真发生了,又该是何等的豪壮气魄?

  一刀一枪,力战伊坤;

  一人一马,力挽狂澜!

  她遥想着那一位已经葬身沙场多年的大将军,也不知道他本事风姿,与关云长相比,究竟如何。

  但云州城当时的情势,其实比汜水关危急千倍万倍。

  现实中的战争,未必有三国那般眼花缭乱,但薛况一代名将,百战不殆,盛名传扬,该是绝不下于关云长的。

  故事讲完,薛迟与罗定方已经听得心驰神往,怔怔回不过神来。

  陆锦惜见状一笑,开口便想要叫他们回神,不料一抬眸,竟瞧见门口处,不知何时竟已经站着三个人。

  薛明璃跟薛明琅并肩而立,除了一样的出神,也没什么别的。

  但旁边立着的,却是一身雪白锦袍的薛廷之。俊美无匹的面庞上,一双幽深的墨眸,正定定地注视着她,闪烁着几分莫测而变幻的神光。

  似乎探究,似乎怀疑。

  这一瞬间,接触到这眼神的陆锦惜,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于是,想起来一个被她忽略且异常重要的细节——

  薛况,喝酒吗?

  尤其是,带兵打仗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答案第8章有。

  *

  薛况:师傅,不好意思,棺材板松了,再帮我钉一下:-d

  ☆、第57章 亡羊补牢

  不知道。

  对于薛况的个人习惯, 她竟然一概不知。

  一则因为陆氏与薛况的关系本就生疏,也没有留下什么与此有关的只言片语;二则薛况去世已近六年, 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周围的人也不怎么提起薛况,府里的下人都换了一波。

  陆锦惜即便是想知道, 其实也没处打听。

  若着意去打听,则显得太露痕迹。

  更何况,她其实也没想过, 自己会面临如今这境况啊……

  看薛廷之这眼神,陆锦惜疑心自己应该出了错,但不好确定是因为薛廷之听着这个故事太离谱,还是发现了她所言的故事里有哪个细节不对。

  若是被看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