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章(2 / 2)


  妃嫔下葬,无需满朝百官内眷命妇送行,只需亲近的几家人便够了,严家父母来了三天,悲伤过度,严大学士也病倒了。

  这一日,忙得前脚跟打后脚心的贤妃来到了敬和殿。

  容昭十分意外,这还是贤妃第一次登门,忙将人迎了进来。

  自德妃去后,贤妃便成了皇贵妃下第一人,皇贵妃又挺着大肚子,宫务便全归了贤妃,贤妃忙虽然忙,却也十分满足,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温婉依旧,却添了许多自信活络。

  来到敬和殿,也不和容昭虚言,开门见山地道,“姐姐知道妹妹是个爱静的,若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来找妹妹。”

  容昭疑惑道,“还有什么事是姐姐解决不了的?姐姐都解决不了,妹妹怕也是无能为力。”

  贤妃忙笑道,“不是我解决不了,却是没时间解决,说起来惭愧,姐姐是个笨的,原先掌着宫务便吃力,原想着过年时德妃的病好了,也能和我搭把手,谁知……唉,不说了,如今又要给德妃忙丧事,又要准备过年事宜,又有宫里的这一滩事,姐姐是在是分身乏术,想求妹妹出山,帮帮姐姐。”

  容昭一听这话,忙推辞道,“不怕贤妃姐姐笑话,我是小门小户出身的,又没有亲生母亲,从来连管家的章程都没学过,如何能帮到姐姐,怕是只有添乱的本事了,妹妹不是不想帮姐姐,实在是有心无力。”

  贤妃笑道,“妹妹太客气了,以妹妹的聪慧,定然能很快上手,只求妹妹疼疼姐姐,姐姐都好几晚没睡好觉了,可怜三公主也疏于照顾……”

  “怎么回事?三公主怎么了?”

  秦瑄正边思考边往里进,恰好听到这么一句,还在疑惑容昭宫中怎么听到“三公主”三个字,便看到贤妃也在,正冲他尴尬地笑。

  第七十六章 情悟

  贤妃对于秦瑄的突然到来毫无准备,忙蹲福行礼,神情却不像以往表现的那样温柔顺从,反而带着几分尴尬和讨好,甚至略有些惶恐的意思。

  秦瑄看了贤妃一眼,点了点头没说话,又看向容昭,见她面色自然,显然没有受到欺负算计,放下心来,便直接进了容昭的寝殿。

  贤妃直起了腰,见皇上在璟淑仪的殿内行动如此熟稔自然,默契无间,心头不由得闪过一丝嫉妒,更多的却是失落,罢了罢了,这都是命,明明她陪了皇上十多年,却没能走进皇上心里,而璟淑仪不过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赢得了皇上如此深厚的情分,也是人家的本事,明知争不过还去争,可不就像罗昭仪和德妃那样的下场么?就算是为了三公主,她也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了,再不要去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想通之后,贤妃心头豁然敞亮了许多,又见秦瑄虽然冷淡却还算平和的神情,知道自己这次虽然昏了头,万幸没有踩到皇上的底线,没到让皇上厌弃的地步,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这段时间可谓是炙手可热,不免有些春风得意,飘飘然失去了一贯的稳重,却是她的嬷嬷见状不妙,冒死给她泼了冷水,点醒了她——水满则溢,她如今便处在风口浪尖上,看似手握着后宫大权,实际上却只是海上的浮舟,并无根基,只要一个不大的浪头,就很可能将她掀翻,刚逝世的德妃就是个明显的例子,隐忍多年,只因一念之差,便丢了性命,实在是值得后人警醒。

  贤妃本来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既成不了宠冠后宫的人物,也成不了手掌实权的第一人,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候,更应该谨言慎行,若是给皇上留下了虚荣贪权的印象,实在是得不偿失。

  刚开始时,她也能依循自己的初衷,谦逊认真地打理宫务,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喜怒主张,循规蹈矩地以皇贵妃为主。但是,渐渐地,当皇贵妃日渐缺乏精力后,她例行请安的日子从一日一次改成三日一次再到五日一次、十日一次,她已经失去了一贯的小心,开始膨胀起来,而德妃因病让出的那部分宫权让她更加飘然不着地,直到德妃骤然去世,嬷嬷的一番谏言,如同当头棒喝,将她从那一旦掌控就欲罢不能的权利漩涡中生生拽了回来!

  她彻底清醒了!

  清醒后,她才发现,皇贵妃看向她的目光中已经一日比一日更加警惕和不满,皇上那里,也是久未驾临翊坤宫了,连例行的探望三公主的日子都以忙碌推却了,她一想到这件事,便只觉心头如擂鼓般乱糟糟跳了好几日,十分庆幸自己醒悟得还算及时!

  醒悟过后,她便忙着补救,而手中过于集中的宫权,便成了烫手山芋,她这才明白,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而担负过重,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身边嬷嬷再次提醒她,让她想起了被她有意无意忽略的如今后宫中的第一宠妃!

  璟淑仪!

  是啊,对方如今已经是璟淑仪了,身份不再卑微,又圣眷正隆,在眼下这种后宫青黄不接的境况下,帮自己分担宫务不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