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2 / 2)


  卫泠顿了顿,“是。”

  他回头看向淼淼,傻丫头正一脸担心地回望他。他回以安抚一笑,不顾杨复在场:“我改日再来看你。”

  淼淼轻轻地点头,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离去。

  刚才杨复那番话,十有八.九是觉得卫泠擅离职守,不该来此处看她。她总觉得是自个儿连累了卫泠,愧疚得很,是以头埋得更低了。

  直到卫泠离去,乐山乐叔识趣地退到海棠园门口,给他们两人腾出地方。

  “淼淼。”杨复低声,“抬头看着我。”

  小丫鬟微微瑟缩,这让杨复心里有些堵。她缓缓地仰起头,露出新月般皎洁的脸庞,盈盈大眼闪着不安的光芒,“王爷,这事不怪林蔚。是我不懂得培育海棠树,他就趁着出府的机会,寻找培育的方法教给我……”

  都这种时候了,还不忘替那人解释。

  杨复打断她:“本王不想知道此事。”

  哦,淼淼霎时闭嘴,无话可说地盯着他。她潋滟水眸里映着他的影子,浓密睫羽忽闪忽闪,在明晃晃的阳光下打出一圈阴影。她的眼里写满困惑,粉嫩唇瓣微微抿着,似乎在猜测他的心思。

  杨复忽然想咬一口这张恼人的小嘴,看她如何说出别人的名字。

  他俯身,尚未靠近,便被她后退一步躲开了。

  淼淼一本正经地质问:“王爷是想抱我吗?可是你不喜欢我,为什么要抱我呢?”

  杨复微怔,那天没有说出口的答案,成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他忽觉头疼,有些想念她乖巧给自己按摩的时候,“我不是要抱你。”只是想吻你罢了。

  淼淼有些难为情,摸了摸脸颊别开头,“那王爷来这里做什么?我又不贴身伺候你了,这个园子还是王爷亲口指派给我的。”

  杨复可气又可笑,“这是你应当同本王说话的口气?”

  淼淼这才反应过来那番话越矩了,她本就没什么分寸,口无遮拦是常有的事。这会儿倒老实了,“婢子知错了。”

  可惜不是杨复想要的态度,他沉默片刻,“明日我跟管事说一声,让你领你到溶光院来。以后此处就不必打理了,交给他人来做。”

  溶光院是杨复居住的院落,这个淼淼是知道的。

  她反而摇摇头拒绝:“多谢王爷,但是淼淼觉得这儿也挺好的,景色宜人,闲来能够赏花看景,舒适悠闲。”

  搁在以往,她必定会点头不迭地答应,但是现在她有些想通了。若是继续待在杨复身边,会更加无可自拔地喜欢他,到那时候想离开都没法了。如今这样挺好的,能够跟他住一个院子,偶尔见他一面,她便知足了。

  杨复意味不明地凝睇她:“本王将你从别院带来,可不是让你享福的。明日到溶光院去,本王的穿衣洗漱都交给你打点了。”

  淼淼有些不太懂,迟疑地看着他良久,才恍惚应下,“婢子遵命。”

  那天她眼巴巴地请求他让自己留下,他都无动于衷。怎么忽然就转变了决定?难道王爷辗转几日,才觉得她伺候的最好吗?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淼淼想到。

  *

  再不走就迟了,杨复临走前碰了碰她的脸颊,“明天元宵节,你想去街上看灯会吗?”

  淼淼连连点头,“嗯嗯嗯,想!”

  她早就想出府玩了,奈何王府仆从把守得严严实实,等闲不得随意进出,她唯有老老实实地待着。听说灯会上可好玩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花灯,明晃晃地照亮漆黑夜景,远远看去像天边闪烁的星芒。

  那天也是京城唯一没有宵禁的一天,街上店铺商贩通宵达旦地营业,熙熙攘攘的人流络绎不绝。街上不但有灯会,更有各种猜谜作诗比赛,赢的有奖赏,输了便当是场游戏。

  平常闭门不出的深闺千金,这天也都被准许出门,赏景玩闹。或许幸运了,还能遇到心仪的知己两人。京城里的元宵夜,可是比春节还要热闹得多。

  杨复微微一笑,“明日从宫里回来,我便带你出去。”

  总算从小丫鬟脸上看到欢快,“好!”想了想补充,“谢谢王爷。”

  从海棠园出来,杨复命乐山着手准备明晚的事。

  乐山得知他的打算,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王爷,明天是圣人设宴,您难道打算中途离席吗?”

  杨复停住,唇边含着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乐山,何时轮到你质疑本王的决定?”

  乐山连忙请罪,“是属下多嘴了。”

  杨复不置可否,踏上去皇宫的车舆,启程渐渐驶离四王府。

  *

  永嫮宫门口早已有宫婢等候,远远地见到四王前来,躬身相迎。“见过四王,娘娘正在庆禧殿中,王爷请随婢子来。”

  这等仪仗,可是前所未有的体贴。杨复不动声色地走在游廊下,前头有捧着糕点的宫婢,见到他停下行礼。朱漆托盘上放着几样精致点心,并非卫皇后平常爱吃的几样,倒是同他的口味有些相像。杨复淡淡扫过,举步走在前头。

  殿中熏香袅袅,有白术兰草的清香,更有淡淡玉兰香味,清新怡人。尚未入殿内,便听到一声娇柔女音,“娘娘若是不嫌弃,阿兰回去给您绣一副花开富贵。我平常没什么喜好,就爱摆弄这些绣物,拿出来献丑,让您见笑了。”

  接着是一道柔和女音,带着几分笑意,“哪里是献丑,我看这绣工精致得紧,栩栩欲生,仿佛都能听见鸟声似的。”

  杨复一顿,心中已有大概,旋即面色如常地走入庆禧殿,朝榻上的人行礼,“见过阿母。”

  榻上两边分坐两人,卫皇后身穿绯红常服,椎髻两旁各插两个博鬓,佩戴织金宝相花钿,艳丽华贵。虽年过四十,但仍旧肤白貌美,气质无双。她见杨复到来,笑着朝他招手,“灏儿,过来。”

  待杨复走到跟前,她向他介绍:“这位便是姜太傅的孙女儿阿兰,你们还没见过面吧?”

  对面坐着个委婉柔美的姑娘,约莫十七八的年龄,见着他很是羞赧,唤了声四王便低下头去。她确实如太子说的那样,杨柳宫眉,窈窕绰约,生就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惹人怜爱。

  杨复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他脸上看不出何种情绪,在卫皇后身旁就坐,波澜不惊:“不知阿母今日唤儿臣来,是为何事?”

  他就是这样,从小被别的女人养大,跟她一点也不亲近,每回说话都是公事公办的口吻。她有何尝愿意将他送人,只是那时候才生罢他,生了一场大病,根本无暇照顾他。况且婴孩体弱,避免将病情传染给他,不得已才过继给和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