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未婚夫死了以后第23节(1 / 2)





  周临渊自顾喝茶。

  虞冷月问道:“顾郎饿了没有?”

  周临渊反问道:“你饿了?”

  虞冷月起身把晚上带过来的竹篮拿过来,放到桌上,说:“我是想着,顾郎要是饿了,正好我带了些吃食和茶饮。”

  这时的人,每逢佳节出行,都要背小包袱,装衣裳、吃食。

  她这些年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带着点东西再出门。

  周临渊没作声,泰然自若坐着,自有一段从容闲适在。

  不说吃,也不说不吃。

  虞冷月揭开篮子上的布,将吃食都摆出来。

  然后又去水盆里净了手,仔细用手绢擦干净了手指,才动手布吃食。

  准备的东西倒也简单,几样点心并两杯竹筒茶而已。

  她腹中有些空空,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一束烟花陡然升空,在花窗外炸开,绚如晕光的牡丹。

  星火从夜空飞流直下,外面越发热闹。

  在这烟火十足的夜里。

  虞冷月动手捻了一块小小的芙蓉糕,送到周临渊的薄唇边。

  周临渊没张嘴,只瞧着虞冷月。

  虞冷月眉眼轻弯:“顾郎尝尝我的手艺。”

  一块儿小小的芙蓉糕,比手里盘的文玩核桃还要小点儿,周临渊不张嘴,也有一点糕边轻巧地钻进了他的唇齿间。

  味道是好的,甜度适中,入口并不腻人。

  周临渊轻启唇瓣。

  虞冷月手里的芙蓉糕一点点地送进去,连带冰凉的指尖,也跟着触到了他薄红的唇。

  周临渊咬住芙蓉糕,也咬住了她的手指头。

  虞冷月指腹发痒,忍不住抿唇笑了笑。

  周临渊齿关忽然用力,她便笑不出来了,灰溜溜地吃痛收回手,眉尖又蹙着。

  反倒惹得周临渊眉目间有些悦色,连清冷的嗓音都多了两分揶揄:“味道不错,你手艺一向很好。”

  虞冷月如何听不出来那话里的调侃。

  还有这男人心底介怀的——她如何练出的这般本事?究竟是真的天赋异禀呢,还是身经百战。

  虞冷月轻哼一声,侧过身。

  抬头望月,同时用帕子覆着指尖,轻轻揉着被他咬痛的地方,音调娇气的很:“却不知顾郎这样瞎,竟瞧不出我只是发自肺腑而已。且我自幼在金陵长大,秦淮河边的美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哪个不是娇娆动人的,瞎子也学会了。”

  周临渊轻笑一声,道:“你也肯把自己同秦淮河上的女人比。”

  那河面的画舫里头,不是歌姬就是舞姬。

  虞冷月狭促地顶回去:“是顾郎想左了。难道秦淮河的美人,就没有良家妇女?难道良家妇女,就不通风月之事?‘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1’这算不算良家的闺阁女子眉目传情?这算不算风花雪月?”

  周临渊无言地看着虞冷月。

  这首词,竟叫她念的那般缠绵旖旎。

  虞冷月自觉读词读的没错。

  女子动了情,在心悦之人的面前,自然会害羞,会在乎自己仪容,会忍不住整理鬓发钗环。也会在弹琴弹到得意之时,期望心上人给予眼神回应,所以频频朝他那边望过去。

  既然这是发自肺腑。

  那她对“顾则言”的种种大胆举止,也是发自肺腑。

  “你同谁学的词?”

  “我父亲。他是坐馆的先生,读书识字,我也略通一二。”

  周临渊淡淡一笑,口吻并非训斥:“你父亲教的诗,你就这样用?”

  虞冷月毫不掩饰自己的世俗:“又不是银子,难道还要精打细算的用么?”

  周临渊唇边笑意很浅。

  他垂下眼睫,自己用筷子夹了糕点吃。

  周家请的都是各地的名厨,煎煮炒炸样样精通,工序复杂,也同样口味丰富。

  不似这市井里的芙蓉糕,别有一番清新滋味。

  有的时候,恰如其分的清新,倒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