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0章:满门忠烈,林徽因……(求订阅)(2 / 2)

在这个世上。

他不只有自己,他还有妻子,还有儿子,还有女儿。

他所不能放心的正是自己的妻儿。

但不能放心也没有办法了。

他只能在书信上用平静的话语向妻子嘱咐,希望妻儿未来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

如果能够教育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志向,那他死去也没有什么了。

只是到底还是舍不得妻儿。

陈凡接着念道:“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顾全自己。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见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

“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一定要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一封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此结束。

这封信的最后。

因为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早年并没有读过书,后来才在林觉民的鼓励下才读得书,所以最后还特别叮嘱她,如果有不理解的一定要像家中的长辈请教。

请教的原因不只是读这一封信,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完全理解林觉民的意思。

……

“这是西湖诗会?”

“不,这不是西湖诗会,但是,相比之西湖诗会,相比之一众新诗,相比之一代才子徐志摩。但我更为喜欢的却不再是他,而是林觉民。”

“别说了,再说我都要流泪了。”

“已经流了……”

一封信讲完,众人眨了眨眼,内心波起云涌。

虽然之前陈凡说过,这是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里面的人物,故事,也不是不存的。

他只是一个故事。

他是陈凡虚构出来的。

但就算如此。

当林觉民的一生讲完,众人亦是止不住的感慨万千。

“突然明白了,林徽因为什么不选择徐志摩了。”

“嗯,徐志摩再有才,也只能作作诗,对于国事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如果没有林觉民这一些烈士,哪有现在和平的年代。”

“哥,林觉民不属于这个世界。”

“我知道。”

“知道你还说。”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和平的年代是靠嘴争取过来的吗?”

“对不起,我错了……”

……

“林觉民,林尹民,林文,合称为三林,这三林都是林徽因的叔叔。这三位叔叔死时,林徽因只有7岁。所以林徽因自小就被一众叔叔的英雄事迹所感染,虽然可能年幼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可一但林徽因成熟之后,她便知道什么是她需要的,又什么是她不需要的。所以,最终她会选择务实的梁思成。但关于林徽因的家族,并不仅仅只有他的三位叔叔。”

前世不少人在评价林徽因的时候,时常会拿他与徐志摩的感情当做是谈资。

甚至还有人调侃。

林徽因与徐志摩一样,一个是渣男,一个是渣女。

因为林徽因不仅仅喜欢过徐志摩,而且还喜欢梁思城,后来还喜欢上了金岳霖。

可是。

当真正了解林徽因之后,你还敢调侃林徽英吗?

陈凡继续说道:“林徽因是林长民的长女,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恒。虽然是同父异母,但林徽因一直担当着长姐如父的责任,对于林恒没有任何嫌隙。反而因为林徽因年纪更大,一直处处对于弟弟妹妹做出榜样。后来外族全面入侵中华,原本准备报考清华大学的林恒,因为外族入侵,于是林恒报考了航空学院。之所以报考航空学院,就是因为林恒知道,外族势力在空军这一块有着巨大的优势。此前的几次战斗,基本上国内领空全都被他们占领。而国内一缺少飞机,二又缺少飞行员。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家园,林恒成为了一名飞行员。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林徽因的支持,但一直嘱咐他注意安全。”

“那个时候,外族已经侵占了中华大片土地,为了避难,林徽因与梁思成逃向了昆市。不巧在路途当中一家客栈里,林徽因夫妇碰到了八位年轻的航空学院学员。此时林徽因病危,八位学员妥善的安置了林徽因。后来林徽因病情好转,聊天当中,林徽因便说,自己弟弟和他们一样也是航空学院的学员。”

“随即八位学员就与林徽因一道前往昆明。在前往昆明的路途当中,林徽因对于八位学院照顾有加。而林徽因的才学,眼光,也让八位学员非常佩服。后来,八位学员在昆明毕业。因为八位学员的家长还在沦陷区,无法参与他们的毕业典礼。正好林徽因正准备代表林恒家长,以此参加该校的毕业典礼,八位学员一合计,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林徽因也代替他们,成为他们名誉上的家长。”

缘份很奇妙。

虽然八位学员原本与林徽因没有太多的关系,他们只是萍水相逢。

可是在后来的相处当中,林徽因总是能够用她的才华以及经验眼光,不断的给予八位学员力量。

不自然间,林徽因加上林恒,也就有了9位弟弟。

9位弟弟除了一位有血缘关系之外,其他都没有。

但其他几位弟弟与林徽因的感情都非常好,并经常写信给林徽因。

“可是,抗战形势无比的恶劣。虽然林徽因九位弟弟都是航空学院的学员,也算是正规的飞行员。但他们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原本是三年毕业的,最后缩短到1年。而就只有1年的学习时间,他们便要正式拉到战场,阻击侵略者。”

“但可惜,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相差的实在是太大太大。加上一众飞行员经验也不足,甚至还是毛头小伙子。在与敌方的较量当中,我方死伤很大。但就算如此,这一众年轻的飞行员也没有任何畏惧。但战场不是现实和平年代,战场当中死人太过于平常了。抗战还没有结束,林徽因9个弟弟全部战死沙场……”

所以。

用一句话来说。

林徽因,林家……满门宗烈。

你怎么说徐志摩都可以。

但……

林徽因,你不能说。

7017k